第T02: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践行“艺术让人成为人”
■美术组学生学画金山农民画
■部分“八美”校本课程
  艺术是用来熏陶的,美育是用来育人的。而“艺术让人成为人”,便是以美育人的途径。学校教育,实质上就是“审美育人”与“创美育人”的统一。学校在各类教育活动中,特别强调情感德育与情感教学的渗透,即以美的情感体验为主线,通过提升学生的德育情能,推进学校有效德育;通过降低学生的学习情感障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让学校德育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让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的人在“欣赏”中自由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表达的内涵,从而达到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这是欣赏型德育模式理念的最好诠释。为了让德育真正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学校不断探索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对学校德育活动进行审美化改造,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而不是被“灌输”过程中主动接受价值引领。

  “审美育人”借助于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段,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美,在欣赏过程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如:“我可爱的家乡”艺术作品展评,让学生更好地发现家乡的可爱,了解家乡的巨大变化,同时展望家乡的巨大变化和未来的美好蓝图。再如:“小导游中国行”,让参赛选手以PPT形式讲解祖国的名胜古迹、历史文化等,感受祖国的自然美、人文美和历史美。

  “创美育人”就是对教育内容教育过程进行审美化改造,一方面体现为“自由与创造”,旨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激发,自主管理机制的形成。如,让学生画“八荣八耻”图画,撰写以“成长的足迹”为主题的《一人一故事》等。又如,在“我与世博零距离”书画作品中,学生从生态、环保、和谐、美好等方面入手,描绘了他们心目中的2010世博,并以丰富多彩的想象,展望了和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前景。创美育人的另一方面,体现为“交往、对话与体验”。如举办“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评选,让学生评价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开展小手牵小手活动,与名牌大学大学生对话等。

  在教学方法上,老师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发展时间和空间,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老师开展教学的内容不仅限于素描、色彩、速写等,而更重要的是点拨自由发挥的能力,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学习色彩风景写生、金山农民画、油画等不同绘画风格,获得全新的视觉感受。

  高中美术教学,不再是灌输式教育,而是善于指明方向,让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在绘画中,教师不能强求学生一定要学哪一种风格,而只需要强调速写最基本的要求,如动态、比例,线条等就行了。学生就可以自由发挥,就有自己的风格。速写教学的课堂不再是老师教、改、评的课堂,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在不断练习、体验、创作中形成具有自我特征的速写风格。学生发掘美、表现美的欲望进一步得到升华,同时也在美的熏陶中享受快乐的教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专题报道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农技推广
   第B04版:畜牧兽医
   第T01版:专刊
   第T02版:专刊
   第T03版:专刊
   第T04版:专刊
用美丽教育造就学生美好人生
践行“艺术让人成为人”
东方城乡报专刊T02践行“艺术让人成为人” 2014-10-23 2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