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后继乏人”难题 农业部提供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的比重超过40%,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超过50%,占农民工总量6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回乡务农。
对此,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曹英华说:“今后‘谁来种地’将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要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就是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都需要我们扶持和培育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
湖南将培育职业农民 湖南省仅种粮大户就达12万户。“省里将根据自愿申报的原则,选择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纪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主要成员等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曹英华介绍,目前全省具有农业培训资格的机构已经达到500多家,今年的重点工作就是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制度。
此外,今后该省还会将基层农技推广补助、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支持他们承担农业项目,并将支持职业农民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贴息创业贷款,农业保险也将重点向职业农民倾斜,提高职业农民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新农人搅活农业一江春水 事实上,无论是褚时健卖橙、丁磊养猪,还是柳传志栽果,市场上已经有许多资本和非农人主动进入了农业。
不过,现在他们有了一个更为时髦的称呼——新农人,长沙妹子张辉就是其中之一。8月20日,距离她辞去50万年薪公司高管工作,转身创业卖水果已有三个多月了,这段时间里,她没有像其他水果商那样直接去批发市场拿货,而是跋山涉水到处找“食材”,然后通过微信、微博叫卖。张辉说,她通过自己创立的自然惠公共微信号就实现了销售额突破6万元。
张辉不是湖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据了解,目前湖南出现多个新农人组织和圈子。新农人的出现,不仅给农业增添了新的血液,更为重要的是,它用互联网思维在改造传统农业。
新农人路上依然阻碍重重 毕业于长沙某大学的曾维勇去年正式加入村里的冰糖柑农业合作社,并负责互联网营销,“除了我们家,村子里基本没有年轻人种地,因为农业收入太低。”曾维勇介绍,身边谈论农业、想做新农人的人不少,“真正能做的不多,做了之后能坚持下来的更少。”
除了过自己的观念关,社会的信任关则更为艰难。张辉介绍,鉴于当下食品安全问题,在她之前,她老板准备斥几亿元巨资投资有机农业,但在美国、日本等地考察近两年之后,老板最终还是没有下手,他说的一句话很实在,“有机菜比其他蔬菜贵好几倍,社会信任缺失,没有人会愿意买单,原因很简单,你说你是有机菜,我会信吗?”杨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