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松家是低保边缘户,他的女儿因车祸高度残疾,全靠他们夫妻俩照顾。2013年,在上虞区慈善总会的支持下,虹溪村林业合作社专门在200多亩果园中辟出了60亩“慈善扶贫基地”,由52户像王小松这样的低保户、低保边缘户、残疾户、困难户等本村和邻村农户承包,开展基地扶贫,实行送土地、送种子、送技术,变“输血”为“造血”。今年,该基地又吸纳了8户贫困户。“什么时候播种、施肥等,时间都是统一的。”虹溪村党支部书记王伯成说。
据了解,从2012年起,上虞开始尝试慈善扶贫基地。现在,全区已有慈善扶贫基地6家,扶持贫困户326户。其中百味园果蔬专业合作社还被评为浙江省首批慈善扶贫示范基地。
40多岁的董建荣因妻子残疾,15岁和8岁的两个女儿都在上学,仅靠自己一人做工养家,生活相当困难。“百味园”与董建荣家结对后,负责人王荣斌给董建荣家送来了50多只苗鸡,让他妻子养着,等小鸡长大了,由王荣斌收购。单是养鸡这一项,董建荣家一年就增加了5000多元的收入。
王荣斌结对的共有55户困难户。他们来自“百味园”所在的庙湾村及周边的4个村。他们有的因大病、灾难而成困难户,有的是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有的是残疾户。
“在自己发展事业的同时,帮助一下周边的贫困人家,大家一起致富。”王荣斌介绍,结对扶贫的55户贫困户中,有低保户20户、低保边缘户11户、残疾户18户和困难户6户。王荣斌不仅帮助他们发展种植、养殖业,而且向他们提供就业机会,许多人来他的基地就业,每年的收入也不错。
上虞区慈善总会的负责人介绍,去年年初出台了《上虞区慈善总会关于建立慈善造血型扶贫基地实施办法》,基地在扶贫结对期间,按照有关规定按时给困难户无偿发放事前约定的各种生产资料,加强技术培训和经营管理,努力提高他们的种养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做到增产增收。且每一家扶贫基地结对贫困户必须有50户以上。
慈善扶贫基地实实在在发挥着作用。如“百味园”去年投入800万元,完善基地设施建设,全年帮扶困难户57户,实现贫困户新增收入共19万元。陈溪乡虹溪村慈善扶贫基地全年种植毛豆、玉米等农副产品,两项合计共为贫困户创收近10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