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三农参考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6月1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先锋观点
乡村教育的优势在乡土
  □ 庄华涛  

  春天的田野,有着金黄的菜花,碧绿的小麦,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清香,远近有或高大或低矮的树木,村落如同积木一般卧在田野之间……孩子们是那样的兴奋,有人指着远方高兴地叫嚷:“我家就在那个村子里。”有孩子欣喜地跑过来,指着一丛蓝色的小花问:“这是什么花?”也有孩子怔怔地看着那胖乎乎、毛茸茸的蜜蜂,视线紧跟着这些小精灵的飞翔而闪动。

  是的,我无法带着这些乡村的孩子去远方游学,但我可以让他们看到乡村的美好。这样的经历也一定会成为他们永不褪色的一张底片,印在心底深处。我固执地认为,乡村教育就应当与乡村的氛围融为一体,它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乡村孩子虽然没有电脑,缺少家人指点,甚至没有什么好的课外资料,但他们有着最为广阔的大自然,而自然可以为他们提供得天独厚的资源。

  习作课上,孩子们抓耳挠腮,缺少观察与积累意识的他们,为写不出一篇满意的作文而苦恼。没关系,只需要稍稍用心,就会有最适合他们的素材。我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做风筝,“五角星”、“三角翼”,只要能够飞起来就可以;鼓励他们带一些农村特有的小动物到教室来,螃蟹、虾米、田螺等,只要能够观察就行了;鼓励他们到离校园几步之遥的田野里、池塘边、草地上、树林中转转,注意安全就好。有了最为真切的感受,孩子们的习作虽质朴却值得一读。

  这样的便利还可以表现在他们的综合性学习中。是的,他们不能如城镇孩子一样,去博物馆、天文馆、海洋馆,但他们有机会了解乡村特有的地理环境、风俗人情。比如当地农村特有的“灯文化”。他们还可以调查水稻的一生,研究土法制作米酒,记录鸡鸭的生长过程,等等。

  只是,目睹现实的乡村教育场景,我经常会感到深深的遗憾。更多的时候,所能看到的是对乡村教育优势的舍弃,是对城镇化教育的追逐。在这样的追逐中,乡村教育失去了本来拥有的乡土味,又没能获得城镇教育所具有的优势,悬在了半空中。

  因此我也常常想,如果乡村教育工作者都能够用上足够的精力,发掘出乡村教育的优势,现在的乡村教育是不是会变得更好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专题报道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沪郊经济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市场资讯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乡村教育的优势在乡土
加强风险监测 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土地流转贪大求快风险值得警惕
东方城乡报三农参考周刊B01乡村教育的优势在乡土 2014-06-10 2 2014年06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