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给浦东新区高东镇的小区改造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镇有关部门和各居委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想,急群众之急,边学边改,即知即改,化解了许多难题。
只有尊重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才能把好事办好。高东新村有一个建在居民住宅楼下的门球场,刚建立时居民还没有全部入住,影响不大。后来居民都入住了,矛盾随之而来。打门球的都是老年人,一大早打门球的声音让居民忍受不了,强烈要求关掉或搬掉门球场,而门球队员要求保留门球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居委决心解决这个问题,让两边都满意。通过实地察看,反复征求意见,决定把门球场搬到42号与61号之间的空地上。但是,公要馄饨婆要面,这边的群众满意了,那边的群众有意见了。居委召开居民代表会,结果大多数代表同意搬到那边去。居委把搬迁门球场与美化环境结合起来,多次修改门球场的设计方案。门球场搬到新址后,为小区增添了一景,而原来的地方腾出了16个停车位,居民纷纷叫好。
杨园一居203弄改造时,将门洞的大门改为电子防盗门,原来是用钥匙朝里推着开的,改成刷卡后门朝外拉着开了。由于门外的台阶狭,开门时人朝后一仰会摔跤。施工人员做了好几种台阶,让居民试,直到居民满意才定下来。
在小区改造中,镇领导、居委干部和相关部门人员上下配合,齐心合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高东新村181弄1、2号门洞,是某公司买下来的,用作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因为当时小区还没有形成规模,没打围墙,所以该公司自己打围墙把这两个门洞围了起来,造成了“围墙里有围墙,小区中有小区”的怪现象,不仅影响小区形象,还占用了一定面积的公共用地,群众呼声很大。在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中,居委即知即改进行落实。高东经济发展公司出面做工作,镇社区办发出公函并同对方联系。经过各方努力,该公司拆掉了围墙,小区一下子有了气派,还腾出了好几个停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