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思想宣传工作受文化程度不高、认同感有差异,参与度不够等因素的制约,尤其强调要喜闻乐见,而喜闻乐见最好的实现形式就是提高广大村民的参与度,只有村民的参与热情被充分调动和唤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广大村民的意识之中;党的方针政策才能生动形象地传递到广大村民的心坎上。
浦东新区合庆镇建光村组建村民文化创作小组,通过村民自创诗歌与漫画宣传党的群众路线的做法,在村民中反响热烈,对各项村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详见A3版)。
没有参与率,何来满意度?实践证明,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热情与参与率,是提高村务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抓手。如何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努力创新和探索工作思路和方法,通过参与率提升满意度,是村级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突破点。
要因地制宜,整合村级各种文化资源,构筑村级文化生活圈。即充分利用本村特色文化设施,形成自身风格和模式,唤醒村民文化意识,建设具有自身乡土特色的文化场所。
要移风易俗,系统梳理本村特有传统文化,打造美丽乡村幸福圈。即通过村史廊、寿星榜、能人栏等方式,以及本村文化人才的书法、绘画等形式的文艺创作作品,打造具有自身乡土特色的文化品牌。
总而言之,喜闻乐见是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在需求,而村民参与率是提升满意度的根本保证。我们要通过创新各种形式,于无形中激发村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于潜移默化中引导和熏陶村民从被动到主动、从自发到自觉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提升村民素质、化解各种纠纷、营造良好氛围的作用,进而推进村务各项工作健康顺利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