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一:祛除“精神污染”要靠培育和激活“红色细胞”,把农村文化礼堂建成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认为,现在农村有“两大污染”,一个是水污染,另一个是精神污染。水污染靠“五水共治”,精神污染怎么办?一方面要拆除整治违法违规教堂、庙宇等,另一方面要种“红色细胞”,建“红色殿堂”。
启示二:硬性植入“送文化”不如潜移默化“长文化”,应将伴有泥土芳香的贴近性文化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打产品。实践证明,什么样的文化最适合农民?应当是在对农民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将传统民间礼仪、草根道德典型、地域特色文化等作为核心。徐仁标说,文化礼堂在路桥区也经历了“怀疑—认同—期盼”的过程,在新一轮村级换届中,凡是建了文化礼堂的村,村干部普遍得票率较高,而没建的村,村民要求候选人就此作出承诺,这是因为文化已成为群众的内在需求,这种需求又促进了农民内生的“文化自觉”。陈沸沸说:“农民自己的文化要自己传承,自己的精神要自己弘扬,这就是我们农民的文化自信!”
启示三:坚持“建管用”一体化,这是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好是前提,管好是保障,用好是目的。要在定位准确的基础上,科学地去建设、管理、使用。浙江坚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不重复浪费,不贪大求洋。一是“改旧”,对原有的村部综合楼、宗族祠堂、宗教场所等进行改造;二是“增建”,在美丽乡村创建中规划设计文化礼堂,充实精神内涵;三是用低效土地“新建”,在拆除农村一些违法违章建筑后,新建一批文化礼堂。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剑谨说,温州去年有89家宗祠改成了文化礼堂,农村宗族由比气派、比奢华转变为比人气、比文化、比风气。温州挑选当地政治过硬、德高望重、懂文化会管理的热心人士,组成了文化礼堂干事团,建立总干事驻堂制度。舟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伟江认为,吸引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增强他们对文化礼堂的亲近感、认同感,才是农村文化礼堂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王俊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