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热点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5月1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稳定菜价 须建立综合扶持政策
  进入4月份以来,我国蔬菜价格持续走低,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天气向好,有利于蔬菜单产提高。二是蔬菜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增加了蔬菜的上市量。总的来看,2001~2012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了5000多万亩;具体来看,今年3月底580个蔬菜重点县的在田蔬菜面积达到了121万亩,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6%。三是蔬菜产地重茬上市,加剧了市场供给量猛增。

  理性认识菜价波动

  蔬菜价格波动是多方面因素造成,各种因素的加和作用与非加和作用,更是加剧了波动的频率和波幅。但是,蔬菜价格的波动也有其合理性,需要我们辩证地、科学地认识。

  菜价波动是市场经济的正常表现。在市场经济尤其是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价格主要由供给和需求决定,反映了产品的稀缺程度。蔬菜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有机统一,来自于自然的风险和经济的风险共同作用于蔬菜生产,其生长周期短,易受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以及一些突发灾害的影响,且种植面积也通常取决于上期价格。因此,蔬菜供给经常会发生变动,而需求一般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引起价格波动,反映了价格机制的形成过程。

  当前蔬菜价格总体仍在正常波动范围。蔬菜价格波动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研究表明,一年中蔬菜价格呈现出典型的V字型波动,即第一季度上涨,第二季度逐渐回落,第三季度开始反弹,第四季度趋向稳定;其中,也不排除个别品种在个别地区出现剧烈波动。当前菜价波动仍处在正常波动区间,与2009~2013年同期的波动趋势和幅度基本一致;而个别的品种如叶菜等价格巨幅震荡,属结构性变化。 

  维持菜价基本稳定

  须多环节着手

  菜价波动具有明显的内生性,也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冲击。因此,保障蔬菜有效供给、维持蔬菜价格基本稳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生产、流通、消费多环节着手,多措并举,构筑长效机制。

  首先是要坚持消费引导生产的理念。近年来,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理念正悄然发生变化,营养与健康将成为食物发展的主旋律,蔬菜在食物与营养中占据重要地位。依据城乡居民的营养需要,合理安排蔬菜生产,包括蔬菜的产地、面积、品种、上市时间等,实现蔬菜生产与消费的数量匹配、品种匹配、空间匹配和时间匹配。其次是探索推进蔬菜产业支持政策。蔬菜产业从田头到餐桌、从菜农到市民,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建立综合的扶持政策。继续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完善“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并争取年内出台考核办法;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建立我国蔬菜调控目录制度,提出全国的“调控目录”以及地方的“指定目录”,探索创立蔬菜价格稳定基金以保证调控目录制度的运行;因地制宜,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总结目前个别地方蔬菜价格政策性保险制度、蔬菜最高限价的基础上,进行再试点、再总结、再提高,然后予以适时推广。最后是不断强化蔬菜信息监测预警工作。孔繁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专题报道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市场资讯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浙江以文化礼堂构建农村“精神民生”
稳定菜价 须建立综合扶持政策
善用文化礼堂 构建精神家园
中国“三农”发展研讨会聚焦乡村治理
东方城乡报热点关注B03稳定菜价 须建立综合扶持政策 2014-05-13 2 2014年05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