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文化体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闵行居民郑金勇45年奋斗成画家
~~~闵行居民郑金勇45年奋斗成画家
~~~闵行居民郑金勇45年奋斗成画家
~~~闵行居民郑金勇45年奋斗成画家
~~~闵行居民郑金勇45年奋斗成画家
2014年04月0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坎坷磨砺终成大风堂的传人
闵行居民郑金勇45年奋斗成画家
  □通讯员  冯联清        

  在闵行区吴泾镇文化中心的姐妹书画沙龙里,一张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入室大弟子陆元鼎与吴泾镇永南小区居民郑金勇的合影以及郑金勇画的立轴《深山弄舟图》分外引人瞩目。《深山弄舟图》作者郑金勇以细描浅构的工笔与泼墨写意的重彩相结合的画法,将中国古代大尺幅立轴画中山重水复、曲径通幽、虚无缥缈的国画意境发挥得淋漓尽致。不少前来观摩的爱画人愿意出高价买下,但此画已作为画室“镇室之宝”而留存,将让更多吴泾市民观赏。今年55岁的郑金勇是张大千的第三代传人、张大千大风堂艺术中心的画师,他的45年坎坷学画之路以及他的骄人成就令人称羡。

  郑金勇中学毕业后,分配到上海工艺品雕刻二厂。厂里到处都是精雕细刻的工艺品,还有许多画技很高的画师和雕刻师,从小就痴迷画画的郑金勇在工余时间便溜进画师和雕刻师的工作室,欣赏大师们的杰作。1978年,郑金勇有机会认识了张大千的首个入室大弟子陆元鼎。见郑金勇聪慧且有国画基础,陆元鼎就同意郑金勇的拜师请求。在陆元鼎的亲授下,郑金勇遍览张大千在各个时期的作品,虚心求教于恩师,画技长进很快。

  然而,郑金勇的“画途”却并不平坦。企业效益不好,爱人工资低,女儿出世后开销更大,家里经济很快捉襟见肘,妻子反对“不能生钱”的画画。眼看郑金勇就要毁灭“画途”,他内心很是痛苦。为了继续自己的“画业”,郑金勇买来最便宜的宣纸和笔。为了省电,他常常是等妻女睡了,才在靠窗的地方支一块板,借着月光画画。尽管家里的经济情况很糟,但是,郑金勇还是坚持画画。

  8年前得知自己居住的永南小区成立“姐妹书画沙龙”,郑金勇很是开心。尽管自己是一个堂堂的男子汉,他也硬是“挤”进了这个“姐妹书画沙龙”。沙龙负责人琚凤珠见郑金勇虚心好学且基本功扎实,就有意资助他,自费提供上好的宣纸、画笔和颜料。只要想画,沙龙的文房四宝郑金勇可以随便取用。郑金勇终于可以尽情创作,画技也突飞猛进,连张大千的小女儿张心庆见了也禁不住说,郑金勇的画作兼具父亲的遗韵,张大千大风堂更是将他纳入其画师之列。从此,郑金勇的画作与大风堂大师们的作品一起参加巡展并获得各界广泛好评。

  现在,郑金勇的“画名”渐响,他的作品经沙龙的推荐,义卖很红火。部分作品也被本市企业和老板买去,郑金勇首次有了“以画养画”的资本。最近,郑金勇连续卖掉了好几幅画作,有了数千元的收入,郑金勇就有钱到四川去参加张大千大风堂后人举行的张大千诞生115周年的庆祝活动并交流画技。

  2014年春节,郑金勇的画作还被“科学发展·美丽中国”中国邮册录用,制成《美丽中国·郑金勇个性邮票集》。在这个邮册里,作为“中国当代书画名家”,郑金勇的8幅佳作上了邮票和“中国电话充值卡”,成为爱画者和集邮者争相收藏的佳品。

  如今,郑金勇的“画途”已经日渐顺畅。他表示,将继续倾心于国画,弘扬张大千大风堂的画风,为自己美好的人生、为自己挚爱的“画坛”再添上五彩斑斓的“中国色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专题调查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报道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市场资讯
   第B08版:国际农业
挖掘更多身边人的“上海故事”
天上风筝飞 天下潍坊美
顾村镇举行趣味运动比赛
坎坷磨砺终成大风堂的传人
“葵园杯”桥牌邀请赛在浦东举行
东方城乡报文化体育A07坎坷磨砺终成大风堂的传人 2014-04-01 2 2014年04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