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专题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4月0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镇如何留住“三个一亿人”
  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一问 户口怎么解决?

  问:农民工市民化,落户政策应做何考量?

  李铁(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农民工市民化,必然涉及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我认为,落户政策应考虑城市人口规模、外来人口比重。外来人口占比重高的,即使是小城镇,也无法全部放开。

  问:落户准入标准应该怎么设置呢?

  李铁:现在广东、江苏、上海等地都在实行居住证制度,但是标准太严、门槛太高,解决不了多少人的落户问题。我建议将就业设置为落户的前置条件,有岗位就代表这个城市需要你,也代表你给城市做了贡献。当然,根据城市的不同,落户所需的年限也该有差别。

  问:地方如何进行户籍政策改革?

  岳普煜(山西省临汾市市长):我们的改革方向就是适度放宽城镇落户条件,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同时,努力使转户进城的农民在养老、就医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权利、同等待遇。

  李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中央应该有强制性的约束和规定,不然地方落实会有难度。同时,也要建立成本分担机制。   

  二问 旧城如何改造?

  问:改造棚户区和城中村,住建部可有时间表?进展和效果怎样?

  倪虹(住房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改造各类棚户区1580万户。2014年将继续大规模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全年计划改造470万户以上,预计完成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目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已与各地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市县正在按计划落实建设项目。

  问:地方棚改进行到哪个阶段了,资金如何保障?

  张正红(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成都市最大的棚改工程是“北部城区老旧城市形态和生产力布局改造工程”,新启动棚户区和老旧房屋改造项目93个,涉及居民48593户、已签约住户24219户,已拆除建筑面积约475万平方米。

  以市城投集团作为投融资主体参与“北改”工程,切实增强该区域发展的投资、融资能力;充分发挥大单位、大企业的作用,推进改造工作;强力招商引资,破解项目资金难题;以棚户区改造为载体包装项目进一步争取银行融资。

  三问 就业能否就近?

  问:1亿人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国家规划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李铁:近2.5亿农民工中,1.5亿左右在本乡镇就业。本乡镇就业的1.5亿人,主要是在中西部的城镇,应该鼓励他们直接在当地落户。政府也要加大投入,改善这些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外出打工的1亿农民工,如果在大城市就业不稳定的话,也要鼓励他们回乡创业。

  问:新市民的就业问题能解决吗,新的岗位从哪儿来?

  张正红:能。城镇化不是简单地扩大城镇规模,是以产业发展带动的,产业发展就会增加就业机会。新的岗位主要来自城镇的二、三产业,解决当地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到城镇从事非农产业。

  岳普煜:我们要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具体来讲,就是以市场引导、政府促进、创业带动“三驾马车”全面拉动就业。  陆娅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专题调查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报道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市场资讯
   第B08版:国际农业
把准城镇化发展的“命门”
城镇如何留住“三个一亿人”
东方城乡报专题调查B02城镇如何留住“三个一亿人” 2014-04-01 2 2014年04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