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沪郊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1月14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过年农家风俗
农家人灶头热炒长生果
  □通讯员  黄菡亭 

  临近春节,嘉定区徐行村杨顾村民组的杨阿婆家可忙坏了,忙完一早的家务,婆媳两人一前一后把院墙下的两袋花生搬进屋,添柴、点火、起灶,准备炒新年的第一镬长生果。 

  去年10月初,自留田里种植的半亩花生收成不错,杨阿婆采收晒干后装了整整三大麻袋,约60斤。旧时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就开始“过年”了,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方才告终。腊月廿四是“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早先农村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祭灶”,如今由于农家厨房也大都变得现代化,吸油烟机、燃气灶、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保留着传统灶头的人家所剩无几。杨阿婆家就是少数之一,于1989年翻修的“三眼灶台”在当时算得上新式,但也已老旧斑驳。 

  早上十点,杨阿婆准时开灶,往锅里洒下一大碗粗盐,快速炒热后,花生带壳下锅。老人介绍说,农家炒花生时多加入食盐或沙泥(即黄沙筛选下来大颗粒的沙子),可防止翻炒时烟尘过猛;炒时火候适中,不大不小,锅铲需从各个方向不断翻炒,每下尽量抄底翻起,动作连贯,施力均匀,整个过程大约要花上一个小时,听到花生果壳发出轻微的爆裂声就差不多了。 

  炒花生着实是件体力活,杨阿婆年岁已高,往锅里投入花生后,就转进灶台后负责烧柴火,炒花生的活儿则由儿媳朱阿姨接手。一小时后,一锅香喷喷的花生就出炉了,外壳浅黄,带衣食用有益健康。花生营养丰富被誉为“植物肉”,也称“长生果”,因其便于种植、打理,现今徐行地区仍有不少农家选择自给自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专题报道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沪郊经济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市场资讯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金山区力推科技型企业走向资本市场
上海鲜花港380万株郁金香越冬迎春
崇明长途客运站制定春运发车时间
杨国良成为亭林镇首批家庭农场试点户
提高花菜科学育种水平加快花菜购销网点建设
加拿大野生蓝莓酒沪上热销引人关注
农家人灶头热炒长生果
东方城乡报沪郊经济A05农家人灶头热炒长生果 2014-01-14 2 2014年01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