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金山卫镇横召村是个以粮为主的农业大村,之前由于长期只种常规水稻,品种单一,所以在农业发展进程中缺乏竞争优势,村级经济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改变这一被动现状,促使村级经济复苏,2008年,横召村通过农业结构调整,着手成立了上海泰好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于次年开始涉足黑米种植技术。他们从市农科院引种“上农黑糯”与“青角紫稻”两个品系,并用商品有机肥和水稻专用肥为30亩黑米试验田进行“精调細养”,结果试种成功,使横召村得以借力走出“经济洼地”,全年的村可支配收入被推升至160万元,村级经济渐渐有了“脚力”。
“黑米色很深,肉眼不易及时分辨出它的生长周期与状态。因此,黑米的种植技术,较之于常规稻米更难掌握。”上海泰好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掌门人顾国良向记者介绍说。三年前,他们在市农科院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黑米的种植研究之中。在种植过程中,他们仔细寻找与分析黑米生长规律特性,一步一脚印地踏踏实实进行各项‘破题攻关’实践。通过实践探索,不断积累黑米种植经验,并逐渐向市场推出拥有自己商标的“泰灵”牌系列黑米品牌产品,如黑米汁、黑米糕及黑米礼盒等,由之初的单一零售散装黑米,向精品与深加工发展作延伸,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并因此成为金山乃至整个沪郊地区的最大黑米种植基地,不但帮当地粮农们找到了一条增产增收的好途径,而且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经济的联动发展,给横召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应。2010年11月,在由金山区与金山卫镇联袂举办的“上海阿庆屋里厢”黑米品尝会上,上海泰好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精制的黑米糕、黑米粽子及黑米菜肴给众多来客留下深刻印象。2011年8月,“泰灵”牌黑米作为唯一一个农展会参展黑米产品,在上海农展馆上“一枝独秀”,并让诸多上海市区市民由此记住了它的“芳名”。如今,通过市民的口口相传与网上营销,金山黑米的销售业绩步步提升,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尤其是由黑米粒与饮用水加工而成的黑米汁,在年轻一族中备受推崇,使他们在营养早餐中有了更多选择。
据悉,黑米又称“黑贡米”,因富含多种营养元素与滋补功效,被誉为“黑珍珠”与“米中之王”。上海泰好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对这一品种进行加工提炼,为黑米创造出了更多富有金山地方风味特色的黑米系列食用品,进一步提升了黑米的经济附加值,使其成为振兴当地农业经济的一帖助推剂,让农民们从中尝到了特种水稻种植的甜头,也让更多市民由此了解与喜欢上了金山黑米。2011年,上海泰好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荣获上海市示范合作社的荣誉称号,跻身本市合作社强社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