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热点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7月3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踪夏粮收购新动向
  全国夏粮再获丰收,总产量为12995万吨,超过1997年12768万吨的历史最好水平。粮食收购市场交易状况如何?粮农“卖粮难”能否避免?如何确保种粮农民丰收后能够增收?

  夏粮连增农民惜售

  新麦上市季节,山东省德州市陵县粮食局局长胡凤东说,去年开秤的时候,陵县粮食储备库院里院外都是卖粮的车,全县20多个粮食收购站每个站都是几十辆车,卖粮要等两三天。今年农民惜售,7月初时每天只有三五车。

  这个县陵城镇南李村村民李学亮家种的4亩小麦今年打了4420斤,还一直放在家里。“现在价格低,小贩收是一块钱一斤,村里多半人家都没卖。”李学亮说,“起码要1.1元一斤才卖。现在种粮食成本高,低了实在不划算。”

  湖北小麦5月下旬上市、河南南部6月初上市后,开秤价格与上年相当,但随后逐步走低。湖北应城、安陆等地加工企业新麦开秤价格为每斤0.97至0.98元,较去年同期高0.02元左右。随着上市量增加,价格一路走低,6月中旬降至0.93至0.95元,个体粮贩上门收购价0.88至0.91元。

  河南社旗县个体收购商姚长伟说,开秤头一周每天只收了七八万斤,而去年同期每天收几十万斤,今年的收购量只有去年同期的1/10,感觉今年市场冷清得多。

  市场多变企业谨慎

  总体看,今年新麦上市以来价格走势与去年稳步走高的形势形成明显反差。5月下旬国内新麦陆续上市以来,各地购销市场普遍较为冷清,不少地区新麦开秤价低于今年国家托市收购价格每斤1.02元的水平。

  业内人士分析,这里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粮食收储企业、贸易商等受资金限制及后期走势预期不乐观影响,收购较为谨慎,而饲料企业受养殖行业利润低迷影响,需求也有所下降。

  今年夏粮面临另一个新情况是,由于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南部等部分地区受小麦抽穗扬花期持续阴雨影响,赤霉病发生较重,小麦品质较差,部分小麦的质量指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价格也低于正常品质小麦0.1元/斤左右,农民对市场价格不认可,售粮积极性较差。

  国家“托市”逐步企稳

  为保护农民种粮利益,日前,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下发《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这项政策是国家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的前提下,当市场粮价低于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时,由国家确定的政策收购执行主体开展的政策性收购。

  作为“托市”任务承担者,中储粮总公司要求有关分公司和直属企业落实国家政策,合理布设收储库点,严格执行质价标准,优化收购流程,切实提高服务质量,让农民卖“公道粮”“放心粮”“舒心粮”。随着安徽、江苏、湖北、河南及山东等全省或局部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农民售粮进度加快。江苏、安徽、湖北收购仓容已接近或超过历年最高托市收购量。“随着托市收购启动,新麦市场购销逐渐活跃,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秩序良好,价格企稳、进度平稳。”中储粮有关负责人说。董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三农生活
   第B06版:市场资讯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低碳归来 中国农业准备好了吗?
追踪夏粮收购新动向
低碳等于低产?粮食安全怎么办?
各地非法圈占集体土地倾向依然突出
东方城乡报热点关注B03追踪夏粮收购新动向 2012-07-31 2 2012年07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