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热点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7月3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低碳归来 中国农业准备好了吗?
  “低碳”一词最早出现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之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特别是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以来,“低碳”引来前所未有的关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农业已成为必然。事实上,低碳农业在我国的农耕时代就已经出现。然而,低碳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减产,粮食安全又如何保障?在农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的背景下,低碳归来,中国农业准备好了吗?

  ●何谓低碳农业?

  环顾中外,对于低碳农业的定义,至今尚无明确说法。按照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金书秦的理解,各国实际不同,没有绝对的“低碳”标准,只有相对的“更低碳”,对于农业而言,没有规定一亩地排多少是低碳。“所以我们要动态地看待这个词,它是一个越来越低的过程,叫‘更低碳’更为合适,即今年比上一年排放少就是低碳。”金书秦说。

  尽管低碳农业的概念并不明确,但构成低碳农业的要点在业内达成了共识——它主要由绿色生态农业、白色生态农业和蓝色生态农业组成;它理想结构的生态含义在于,一个农业生态系统必须是植物、动物、微生物三者的平衡;核心意义是减少碳排放。温室气体有很多种,最后都要换算成二氧化碳当量,以便于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的结果。例如减少1吨甲烷的排放就相当于减少25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而1吨一氧化二氮可以折算为298吨二氧化碳当量。由此可见,“非二氧化碳”气体的综合影响巨大。联合国粮农组织新近透露,耕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吨的二氧化碳。

  金书秦介绍,农业同时具有碳源和碳汇两方面功能。在农药、化肥的制造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温室气体的排放;在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农膜等都含有碳素,这些物质用在土地上会排放出一定量的碳,如施用氮肥不仅破坏耕地质量、造成河流面源污染,同时,氮肥中的氮换算成碳的量也很大;研究表明,动物的反刍会有甲烷产生,在有些国家,如澳大利亚、荷兰等,甚至视其为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以上诸类均属于碳排放方面。农业也具有碳汇功能,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另外,有些作物,如豆类的根部具有很强的固氮功能。但是总体而言,农业碳排放的量大于其固碳的量。

  “在我国,有利于环境的农业发展方式都值得提倡,例如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等,当然,它们不能完全等同低碳农业。低碳农业是环境友好型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金书秦说。

  ●低碳归来,中国农业准备好了吗?

  事实上,低碳农业早就在中国落地生根。50年前直至更久远的农耕时代,我国农民种地是不用化肥的,这说明我国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很生态,人与自然很和谐。而且,农民对土地的感情非常深厚,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土地。因此,从传统背景考量,我国具备发展低碳农业的历史基础和人文情感。

  然而,近几十年来,化肥与农药的过度使用给我国实现农业低碳化设置了巨大障碍。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院长刘宗超在《中国财经报》撰文表示,与低碳农业“相对”的现代农业是工业化的附属物,它更多地把农业作为一部投入产出的机器和经济效益的转化器,大量消耗农药化肥及能源、机械,短期来说保证了农作物产量,实现了增收。但这种投入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它会过度消耗土地的生产能力,引起土壤板结、土壤金属含量超标,引起河流湖泊海洋水体污染严重、富营养化。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石嫣认为,在我国,对农业污染和食品安全的整治已迫在眉睫,发展低碳农业是大势所趋。她表示,根据以前做过的相关研究,在欧美国家,社会的中产阶级和低碳农业有一种相关性,当中产阶级兴起并扩大时,他们对低碳农业就会有很大需求。我国现有的中产阶级数量已使低碳农业具备了足够的需求群体。

  金书秦表示,低碳农业的倡导主体首先不应是个人,个人只有在良好的制度氛围和基础设施背景下,才能参与其中。形成低碳农业的大环境,需满足以下四点:一是完善农产品的认证监督制度,提高公众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认可度。二是完善农业政策,落实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加大对有机肥、测土配方肥、环境友好型物资的补贴;在病虫害的统防统治方面,无论倡导规模经营还是合作经营,都应加强统筹力度,集中施肥、打药。三是推广实用技术,我国农业实用技术并不比发达国家差,落实的障碍在推广,以农场、合作的方式将农技推广开来,将会对节能低碳十分有利。四是扶植特色农产品,比如说大红袍、西湖龙井、云南野生菌等,应进行原生态种植及保护,不以数量盈利,而是通过凸显的价格优势作为补偿。

  陈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三农生活
   第B06版:市场资讯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低碳归来 中国农业准备好了吗?
追踪夏粮收购新动向
低碳等于低产?粮食安全怎么办?
各地非法圈占集体土地倾向依然突出
东方城乡报热点关注B03低碳归来 中国农业准备好了吗? 2012-07-31 2 2012年07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