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之
服务“可爱人”解忧“困难人”
1989年,原本在企业担任妇女干部的曹菊芳成了镇上的民政干部,23年来,用她的话来说,如何为拥军优抚对象服务,怎样为低保、大病、残疾等弱势人群解忧,是她每天都在思考的事情。
每年春节、建军节,曹菊芳都会带着工作人员上门探望优抚对象,这两个季节,常常是迎着大雪天,顶着毒日头。优抚对象经常会打电话给她:“菊芳妹妹,今年的体检什么时候开始?我身体不好,你能来看看我吗?”曹菊芳说,接到这样的电话,她就特别开心,服务好优抚对象这些可爱人,是她的责任。
在位于平乐路25号的华漕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9号窗口负责的是救助事项受理,也是中心最忙的一个窗口。“一口怨气来,心平气和走”,这是曹菊芳对于9号窗口工作人员的接待要求,“到这里来求助的,一定是有困难的,有求必应,有应必答,就算办不成,也要想办法帮助他们办成,让困难人群满意而归。”曹菊芳强调说,民政工作政策条文多、原则性强、群众性广,一定要善于和人打交道,要做好,还必须有一颗“活到老、学到老”的心。
“百管部长”的“百万基金”
曹菊芳戏称,民政工作就是个“百管部”。如今的“大民政”,包含了优抚安置、双拥工作、基层政权建设、养老、殡葬和福利企业管理、残联、居家养老,还有最新的社区社会组织等。
在平日里走访时,曹菊芳发现,许多家庭都有特殊经济困难,却无法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尤其是家中有大病患者。曹菊芳举例说,一家三口,丈夫每月挣2000元,妻子大病,女儿还在上学,标准的“政策靠不上、低保吃不着”,这部分人的问题怎么解决,曹菊芳一直在思考。
经过整体的进户调查研究、分析成因后,曹菊芳向华漕镇政府提出了专项救助方案,得到了镇领导的大力支持,于2002年设立了华漕镇“百万救助基金”,每年拿出100万元帮助那些边缘型困难群众。这让曹菊芳开心不已:“可以给许多困难群众雪中送炭了。”2011年,在曹菊芳的建议下,华漕镇又出台了“重特大疾病基金”,在“百万基金”的基础上,每年追加150万元至200万元的投入,扩大了因病致贫家庭的救助面。
纪王村的高胜强家庭就是“百万基金”的直接受益者,因为患有尿毒症,虽然已经完成手术,但还必须面对每周一次血透以及长期服药的压力,每月1万多元的医药费支出,让高胜强家庭不堪重负,在华漕镇“百万基金”政策出台后,他们家每月万余元的药费支出降到了两三千元,压力一下子减轻了。类似高胜强这样,在华漕受益者有十几位。
为低廉养老床位争取补贴
养老床位紧缺,养老费用高企,一直是机构养老的突出矛盾。为此,曹菊芳在2011年花了三个月时间在镇内的两家养老机构——纪王敬老院和华漕敬老院进行摸底调研。曹菊芳发现,最低的一个养老床位每月支出在1660元左右,而农村退休工资仅600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为减轻家庭负担,在进行申报审批后,今年1月1日,华漕镇政府正式出台了廉价养老床位补贴的实施方案,对于本镇户籍85周岁以上低保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757元的,最高给予每个床位每月700元的补贴。试运营两个月,曹菊芳又发现不少七十八九岁的老人对此需求量很大,于是,又酌情进行了“人性化操作”,降低门槛,将这部分老人纳入其中。
非法养老机构的存在,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涉及违法经营业者的利益,取缔一直是个难题。为此曹菊芳一次又一次上门制止,却饱受各种难听的言语攻击,爱人和女儿都心疼她,再三关照不要再去管了。可是受责任心驱使,她说:“一旦出事,就是大事,骂也要去,一定要取缔。”终于,在去年年底,在各个部门的配合支持下,镇内的非法养老机构全部被取缔。
曹菊芳说,民政工作是政府服务群众的大窗口,做好这份工作是我应尽的责任,也是在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