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三农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7月1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点击]
“坐班农民”蔬菜基地“挣工资”
  “这蔬菜大棚就像是给我划考勤的地方,我每天早晨都先来这‘报到’。”天津滨海新区大港小王庄镇李官庄村民孙金茹笑着说。昨天早晨5点,孙金茹照例准时到李官庄设施农业基地,开始她一天的工作。跟随她进入蔬菜大棚,眼前的西红柿、黄瓜、甜瓜等瓜果长势喜人。“这菜和人一样,照顾得好,长得就好。”孙金茹边说边开始检测棚内温度、查看瓜果是否受病。上午8点,孙金茹拿着蔬菜明细单,到蔬菜加工整理服务中心清点菜品,然后和同事们把菜打包装箱……

  28岁的孙金茹是小王庄镇第一个80后“坐班农民”。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不同的是,“坐班农民”有工作单位和工作职务,属于聘任制员工。他们每天按点上下班,按月挣工资、拿奖金。今年年初,孙金茹和李官庄设施农业基地签订劳动合同,负责蔬菜大棚的日常管理工作,当起了“坐班农民”。

  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大港不断创新设施农业大棚种植基地的运营模式,将种植基地的用工体系由“粗放式”调整为“规模化”、“专业化”,改变按日结算的临时用工制度,设立长期聘用岗位——“坐班农民”。

  孙金茹介绍,平时,单位定期请来农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向他们传授科学种植方法。“这工作能让我学到本事,收入还稳定,有保障。”孙金茹介绍说,现在她每月的基本工资是3000元,再算上奖金,年收入超过4万元,比自己种地时的收入高出1倍多。“再过一段时间,我还能领到单位给上的保险,日子越过越好了。”孙金茹笑着说。

  据了解,“坐班农民”的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和奖金,实行多劳多得与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人均月收入不低于1500元。大港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让农业生产者像企业职工一样带薪上岗,能让他们在零风险的劳作中边学习边致富,有助于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应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分工需求的职业农民。

  如今,大港“坐班农民”的队伍日益壮大。据统计,小王庄镇、太平镇、中塘镇、港西街等设施农业基地的“坐班农民”已将近四千人,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为解决城市化后农民的就业与生活问题,今年,滨海新区还将出台相关政策,通过与企业建立就业联盟、引进项目签订安置就业协议、挖掘公益岗位等多种形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使农民成为拥有“薪金、租金、股金、保障金”的“四金”农民。

  王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三农生活
   第B06版:市场资讯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安徽“草根金融”服务模式解农村金融之渴
海南农村及水库移民 近30万人受益危房改造
广西今年计划招聘特岗教师5704名
拓宽农村金融服务仍面临现实困难
云南推广“电脑农业” 促边疆民族地区农民增收
“坐班农民”蔬菜基地“挣工资”
山东组建科普惠农联盟 促进科技服务农业发展
东方城乡报三农生活B05“坐班农民”蔬菜基地“挣工资” 2012-07-10 2 2012年07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