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三农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7月1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草根金融”服务模式解农村金融之渴
  据了解,目前农行安徽省分行不断创新服务三农模式,针对农户贷款难、农村金融服务缺等难题,推出了“公司+农户”担保贷款、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等新型支农金融模式,有效缓解了农民发展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金融需求。不过,这些金融创新在发展中也面临着政策配套不完善的难题,亟待有关方面加大政策保障支持力度。

  ●大公司担保小农户贷款

  正值茶叶收获季节,金寨县农民李祖超家里的十多亩茶园一片忙碌。由于生产资金充裕,他的茶园施肥到位、采摘及时,今年的茶叶有望再获个好收成。李祖超说,这一切得益于这两年银行在村里发放的“公司+农户”担保贷款。

  李祖超家在大别山深处的金寨县全军乡全军村,“吃着茶叶粮,住着茶叶房,卖掉茶叶娶新娘”是这里村民收入来源的生动写照。全军村共有560户2100人,80%以上的农户种茶,是当地村民的支柱收入。过去农民们由于生产资金缺乏,种植茶叶都是小打小闹,自从这两年县农行在这里发放“公司+农户”的担保贷款后,茶农们的生产资金充裕了,茶叶生产也上了规模。

  李祖超2008年加入了县里龙头企业金龙玉珠茶叶有限公司组织的合作社,去年公司从县农行成功为合作社的60位农户申请到了1万到5万不等的小额贷款,有效缓解了茶叶生产中面临的资金难题。

  金寨县农行行长方向介绍,金龙玉珠茶叶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金寨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年茶叶产量可达4万多斤。公司除了自己承包的茶园外,还专门成立了茶叶合作社,带动250多户农民为公司从事订单生产。金寨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发展生产普遍面临资金难题,为此,县农行经过调研考察,创新了“公司+农户”贷款模式,即农行向与金龙玉珠茶叶公司有合作关系的农户发放农户小额贷款,公司为农户小额贷款提供保证担保的信贷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户申请贷款中面临无抵押难担保的“老大难问题”,还有效稳定了公司的茶叶订单。

  “去年我们共贷了60户,贷款额为200万元。今年计划贷款额度提高到300万元,让更多农户获得贷款。”方向说。

  类似的“公司+农户”信用贷款在安徽其他一些地区也受到广泛欢迎。在水稻产区桐城市,从事农业规模种植和农资经营的新天地集团董事长姜斌介绍,这几年,桐城市土地流转速度惊人,目前已有50%的土地被流转,很多种粮大户在春耕备耕时因资金缺乏不得不向公司赊买农资。去年公司在农行的支持下,为一部分与公司有长期合作关系且规模信誉可靠的种粮大户申请了“公司+农户”贷款,由公司提供担保,有效解决了种粮大户的资金难、贷款难问题,也为该公司稳定了农资销售渠道和粮食回收订单。

  ●“村村通”填补乡村金融服务空白提高农业产效

  一部转账电话,一位服务人员,农民不用出村就可从早到晚随时取现缴款。这是目前在安徽一些偏远乡村实施的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在桐城市最偏远的青草镇陶冲村可以看到,尽管已经下午五点多钟,但这里的农行“助农服务点”仍排起了十几人的长队,人手握一张金黄色的惠农卡等着取现或缴款。今年74岁的黄吉义挥了挥手里的银行卡说,自从县里给村民办了新农保,每隔一个月他都要来支取养老金,“就像领工资一样”。

  黄吉义说,过去要想取钱,得坐农用车到十几里外的青草镇去,来回路费就得十多块。现在从家耍耍就来了,十分方便。

  陶冲村助农服务点的工作人员蒋玉宝趁着办理业务的间隙说,这个助农服务点是去年12月设的,从设立到现在一直人流不断,高峰时一天办了240多笔业务。

  农行安徽省分行农户部总经理胡德启说,金融服务“村村通”是近年来农行安徽省分行率先在农村地区探索实施的创新举措。该服务以转账电话和惠农银行卡为载体,其中惠农银行卡还代理了部分新农合和新农保项目。通过这种现代化的电子汇兑手段,满足了农民就近领取养老金、报销医保费用、查询、转账和取现等基础金融服务需求。

  据介绍,为节约农民成本,目前农行还对使用惠农卡的农户实施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工本费和汇兑手续费等减免政策,仅年费一项去年就为农民节约支出2500多万元。截至2011年底,农行安徽省分行已经在县域布放转账电话总量超过4万台,服务覆盖了720个乡镇、4700多个行政村,惠及百余万农户。

  ●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呼唤配套政策支持

  农行安徽省分行探索的支农金融服务受到了基层普遍欢迎,不过,一些基层金融工作者指出,目前国家在相关政策措施上还缺乏配套,制约这些金融创新举措进一步推广和发展,亟待完善相关政策保障。

  一是建立农户小额贷款风险保障基金。农行安徽省分行农村产业金融部副总经理王胜军谈到,农户小额贷款普遍面临着“无人担保、无物抵押、银行不放”的尴尬,面对处于弱势的农户贷款需求,政府应该施以援手,为农民提供融资担保支持。

  二是适当提高小额贷款的额度。采访中,基层干部和农民普遍反映,目前上限5万元的小额贷款已经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军村村委会主任杨俊说,这几年通过发展茶叶生产,农民们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规模都上了台阶。现在村里还有很多的荒山和土地有待开发,如果小额贷款的额度能够再提高一点,那么农民们就可以再扩大生产规模,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

  三是金融服务“村村通”急需明确政策支持。从农村地区的长期需求,是“村村通”这一金融服务是趋势所在,如何加以界定和规范,明确政策支持,事关这一惠农举措的发展前景。 王正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三农生活
   第B06版:市场资讯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安徽“草根金融”服务模式解农村金融之渴
海南农村及水库移民 近30万人受益危房改造
广西今年计划招聘特岗教师5704名
拓宽农村金融服务仍面临现实困难
云南推广“电脑农业” 促边疆民族地区农民增收
“坐班农民”蔬菜基地“挣工资”
山东组建科普惠农联盟 促进科技服务农业发展
东方城乡报三农生活B05安徽“草根金融”服务模式解农村金融之渴 2012-07-10 2 2012年07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