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社区·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4月1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夜困圆圆沙
  □郭树清

  现在到崇明去真方便,乘巴士公交从上海五洲大道地铁站出发,过长江隧道、长兴岛、长江大桥,仅20来分钟便可直达崇明陈家镇。面对如此便捷的交通,眼前顿时浮现50多年前,我从横沙坐船回家过年,途中避风雪夜困圆圆沙遇到的那幕惊险……

  那年我13岁,小学还刚毕业,因家贫无力继续升学,便跟随哥哥来到横沙岛上的一家手工业社当起了学徒,干的是编织竹器的活。

  昔日上岛十分不便,岛与岛之间也没有可以直达的交通船,全靠小舢板进行摆渡。那年我去横沙,得先从崇明堡镇码头坐船到上海十六铺码头,还要转乘两部公交车到吴淞码头,再换乘开往横沙岛的船。然而,那时候开往长兴、横沙的船因为潮汐的关系,没有固定的班次,而且一天只有一趟。因此即便人已到达吴淞码头,但也很难赶上当天的班船。人们往往都要在吴淞镇上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再赶到码头去搭乘驶往长兴、横沙的班船。要是遇上台风航班停驶,那就只能干等,直到风平浪静启航为止。真是等船心焦啊。

  那时开往长兴、横沙的船都是些小机帆船,一船只能容纳二十几个人,沿途要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风浪颠簸,才能到达目的地,而且还要赶潮水。有时船到岛上时,正遇上退潮,那船就靠不上码头,只能停在滩涂上,靠跳板上岸,倘若带有行李就更加不便了。那时要到长兴岛附近的几个小岛就更难了,航船只能到达长兴岛的马家港,而长兴岛与圆圆沙、金带沙、鸭窝沙、潘家沙、石头沙、瑞丰沙之间的交通就完全靠小舢板摆渡,可见上岛旅途之艰辛。

  记得那年冬天,我在横沙岛当学徒半年之后回崇明老家过年,一切准备就绪,却在离岛乘船时,碰上了天下大雪,风雪交加,客船不得不停航了。眼看着腊月廿七将近,被困在岛上动弹不得,真是思乡心切,焦急万分。

  正在我一筹莫展时,在离码头不远处的新民港内幸遇一艘小木船,船主也是崇明人,也要回家去过年。当他得知我们的情况后,便主动提出让我们搭乘他的便船,并告诉我们,只要当天晚上待风浪小一点就能起航。传来消息,真是欣喜万分。于是我们早早地吃了晚饭,带上各自的行李上船去等候。船主很热情,将船上最好的舱位让给我们。大约到了后半夜一点多钟,船主说,现在风浪小些了,可以开船了。话音刚落,我们顿时兴奋起来,思衬着再过几个小时便可到家啦。

  那时的小船,也称“行风船”,没有机器动力,全靠风帆助力航行。那种木制小船的长度不足9米,宽大约3米多一点,载重20吨左右,抗风力在5级以下。那天的半夜特别冷,刺骨的寒风夹带着弥漫的雪花扑面而来,海面上一片漆黑。大约航行了近一个小时,那怒吼的海风越刮越猛,一路奔腾呼啸。此时的小船就像脱僵的野马,在风浪中晃荡颠簸,大家的心都抽紧了,有人开始晕船,呕吐不止。在这进退维谷的紧要关头,船主一边安慰我们不要紧张,千万保持冷静;一边当机立断,决定改变航向,开往附近的圆圆沙避风。于是,小船很快避进了圆圆沙港。当时港内还没有码头,只能在滩涂上登陆,我们冒着呼啸刺骨的寒风,背着行李,踩着厚厚冰雪覆盖的滩涂艰难地爬上岸,个个狼狈不堪。

  此时,已是凌晨三点,但岛上却没有电灯,因此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面对着风雪笼罩下的海岛,大伙的心里都是凉嗖嗖的。我们摸黑找到鼎丰镇,半夜三更冒昧去敲开镇上一家私人小旅店。店主人和老板娘淳朴而憨厚,立即为我们点火烧水、做饭,里里外外忙个不停,让我们深感旅途之温暖。当那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时,大伙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恩。真是风雪飘曳夜,途险遇好人,不是亲来也是亲。就这样,我们在圆圆沙被困了两宿,风声、涛声,不停地咆哮,直到次日下半夜风小后才辞别店家再次起航。大约经过近二个小时的海上颠簸,我们终于到达陈家镇,此时已是除夕夜的早晨了。

  事后有消息传来说,那天晚上的风浪中,有几艘小船不幸遇难,还有数人在风浪中丧生。我们那天幸亏船主当机立断就近避风圆圆沙,才躲过不测,真是万幸。

  时间真快,转眼50多年过去了,回想起昔日的圆圆沙,岛上只有几十户人家,清一色低矮潮湿的茅草屋,连我们投宿的小镇上也看不到一间瓦房。岛上全是坑洼不平的土路,几乎见不到劳动车、自行车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人们仅靠岛上零散的耕地养家糊口,生活十分艰幸。如今的圆圆沙早已与其他6个小沙连为一体,组成长兴岛。这里已是华丽转身,一派宁静闲适的田园风光:一条条乡路笔直畅达,一栋栋农家小楼错落有致,绿树碧水间的宅院整洁而明亮,真可谓,站在窗前看稻浪,坐在家里闻果香,幸福生活乐融融。近年来,尤其随着长江隧桥的建成通车,更拉近了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的距离,并与上海中心城区紧密地勾连起来,上岛走一趟,简直是眨眼的工夫,人们再也不为乘船难、风浪大、雨雪天而犯愁了。

  往事如烟,终身难忘。时隔50多年前的那场惊险,那位好心的船老大,善良热情的店主人,那温暖的乡情,却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人物面孔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社会民生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科普
   第B08版:社区·副刊
阿龙的梦
人不可貌相
说乐观
夜困圆圆沙
东方城乡报社区·副刊B08夜困圆圆沙 2015-04-17 2 2015年04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