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婿真的不错,好几年了,每天搀扶着丈母娘坚持来锻炼,老人这么大年纪了,中风后能恢复的这样好,一大半是女婿的功劳”,川杨河边几位晨练的老人感慨地说。
搀扶老人的男子叫徐文龙,今年59岁了,被搀扶的老人是徐文龙92岁的丈母娘蒋芳莲。
蒋芳莲膝下三个女儿,大女儿年龄偏大且身体有恙,没和父母住在一起,二女儿定居外地,小女儿因脚不好,从小由父母亲照顾着。徐文龙结婚后也同样享受到爱人父母的照应,这让早就失去自己父母的徐文龙格外感受到母爱的温暖与幸福。
“爸、妈,你们这么照顾我们,将来我们也一定会好好报答你们的”。徐文龙当时看来是一句带有“拍马屁”性质的话,也让丈母娘开心的好一阵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徐文龙丈人患病去世,两年后,其丈母娘又突患中风病倒。那时,还在上班的徐文龙顾不上休息,只要一下班,就浦东浦西地到处打听和寻找医院为丈母娘治病。只要听说哪家医院治疗中风病人有效果,不管路途有多远,他就会用手推车推着丈母娘往那家医院赶。
待丈母娘病情稳定后,医生叮嘱要让病人多活动来锻炼因病而不灵活的手脚。为此,徐文龙和妻子两人不仅每天为丈母娘按摩,为其准备自身锻炼的小器材,同时,还坚持每天背着丈母娘下楼,用手推车推丈母娘去川杨河畔锻炼。
丈母娘患病的几年里,其大小便很不方便,脚不好的女儿又力不从心,为此,只有徐文龙抱上抱下服侍和照顾。“我母亲患病6年了。6年来,他每天就在床边的地板上打铺睡觉,每天晚上只要我妈有轻微的叫声他就会惊醒,服侍起我妈来”,徐文龙的爱人朱红喜告诉笔者说。因为年纪大了,行动又不便,好多次丈母娘因熬不住而屎尿拉了一床,徐文龙与爱人从不为此埋怨,他总是安慰着丈母娘。后来,实在不行了就改用尿布。刚开始换尿布的活由爱人干的,但时间长了,徐文龙自然而然地接替着爱人一起干了起来。“丈母娘年纪这么大了,换尿布也应该的”,每当有人问起,徐文龙总淡淡地回答说。
两年后的2010年,55岁的徐文龙提前退休了。退休后,他更是把所有的精力落在照顾丈母娘的身上。
92岁的丈母娘除了中风瘫痪外还患有血压高、心脏病、口腔溃疡等多种疾病,需要一定的营养调理。为此,他每天为丈母娘准备牛奶、豆浆、麦片、蛋糕、面包等不同的点心。而且每天的点心,他都是前一天晚上征求好丈母娘的意见而定的。
丈母娘吃饭不多,但每天要吃四五餐,每餐的菜都是特意为她烧的肉末、蛋糊、蟹粉、鸡汤、鸽汤等等。六年来,在徐文龙及妻子的细心照顾下,丈母娘身上没长一处褥疮,初看,不像是一个中风多年的病人。
2013年下半年,不知什么原因,年迈的丈母娘第二次中风。当时,看到老人一时嘴歪说不出话来,徐文龙夫妇知道情况不妙,急忙背着丈母娘去医院,晚上回家时,劳累了一天的徐文龙在上楼梯时力不从心,身体朝前一晃摔倒了,说时迟那时快,他忙一只手硬撑着楼梯台阶,另一只手紧紧地护住背上的丈母娘,身体贴着楼梯的台阶,使出全身的力气保护着背上的丈母娘,其爱人、孩子见状慌忙前来搀扶。回到家里,爱人见他摔破的手上流血,忙一边心疼地拿红药水给他,一边责怪他这么不小心。他却马上做着手势让爱人不要出声,怕老人因为是她的原因而内疚。
根据医生嘱咐,高龄中风的老人更需要亲人时时刻刻关心和注意。为此,徐文龙夫妇俩更关心起92岁的老人来。夫妇俩几乎一刻不离服侍着老人,徐文龙每天早晚陪丈母娘在川杨河边上锻炼,并每天翻着花样为丈母娘烹饪可口的饭菜。徐文龙全身心的付出让其爱人也为之感动。
“我的脚不好,好多事情使不上劲,难为他六年多来放弃了朋友、家人的聚会和外出游玩,全身心地照顾着我妈”,徐文龙的爱人朱红喜含着感激的泪花告诉笔者。
通讯员 舒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