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倾诉情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8月2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长弄堂 悠悠故事
情事 倾诉与聆听,城市人的情感故事。 请勿对号入座。 组合Ⅰ 王志强 摄 ♨ 我难忘的一场情感经历
  口述/阿鸣   整理/草千里

  ➡➡也只有这样的友谊,才形成了石库门的一种文化,并熏陶着我们在这样和谐的氛围里成长。

  ●弄堂是上海这座城市的象征,也是我们从小生活在弄堂里人的一种精神乐园。

  如果是谁走在外头,碰到自己一条弄堂里的人,那别说有多亲,看见年纪大一点的老头老太,就叫阿娘阿爷,看见年轻点的就叫阿姨爷叔,叫得来就像自己一家人家一样。还有就是自己弄堂里的人不管发生了什么事,都不许和外弄堂里的人讲,仿佛家丑不许张扬一样。当然弄堂里的人家谁发生了一些什么事,也就当着自己家里的事一样关心。

  但弄堂里住的人并不是都生活在世外桃源,有的人家就像前世冤家,前楼的外婆和客堂间的阿娘就像两根火柴,碰不到一起,就连空气也不能对流,一不小心就会着火。但讨厌的是,前楼的灶披间和客堂间的灶披间都在一个地方,客堂间的阿娘喜欢吃咸带鱼,前楼外婆喜欢吃辣椒炒毛豆子。好了,两个人一起挤在灶披间,一个在炉子上煎咸带鱼,那种味道对不喜欢吃海鲜的四川人来说,就是一个臭。但前楼外婆在油锅里炒辣椒时,那股辣味直冲阿娘眼睛,害得阿娘直流眼泪水。于是,宁波阿娘一边用水冲眼睛,一边在嘴里骂道:“贼拉伲子,格四川人勿吃辣椒要死人了。”

  四川外婆也不让人,用四川话回敬宁波阿娘:“龟儿子,这臭带鱼比阴沟洞里的味道还要臭。”

  顿时,阿娘和外婆就吵了起来,宁波阿娘骂四川外婆是讨饭叫花子,四川外婆骂宁波阿娘是死要面子不要夹里的人,一个用宁波话骂山门,骂得来屋顶都要翻了;一个用四川话骂,骂得窗框都要掉下来。吵得一条弄堂里的人都来劝架,把阿娘拉到过街楼下坐着,再把外婆拉到居委会坐着,等两位老人的火气都消了,他们才各自回家继续煎咸带鱼和炒辣椒。

  但也有今天吵,明天就和好的邻居,这一般都是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争吵。有的年轻人在弄堂里晾衣服不注意,随便把自己的裤子晾在大家走进走出的地方,于是上了年纪的阿婆就看不惯了,就用教训的口气说:“看侬只面孔蛮漂亮的,哪能一点也勿晓得做人道理的?”

  年轻人就说:“我做人道理要侬来讲?”

  “我勿好讲吗?我是看侬生出来的,快,把衣服重新晾过。”

  “侬只老太婆哪能介喜欢管闲事的?”

  “啥么事?侬骂我老太婆?侬不会老吗?侬真像个神经病。”

  “讲我神经病,我看侬自己是只老酒瓶。”

  两个人你一句,她一句,为了一点小事也吵得大家鸡犬不宁。不过年轻人的父母知道了,一定会上门为老人赔礼道歉。老人事情过后也就忘记了,看见年轻人叫她一声阿婆,她就骨头轻了很多,到了天要黑的时候就会帮人家衣服收进来。但下次看见她又把衣服乱晾时,阿婆又要教训她了。

  但更多的邻居都是和睦相处的,有的生活了几十年都没有红过一次脸,包括我家和西厢房的关系,还有花脸外婆和我阿娘之间的友谊,也只有这样的友谊,才形成了石库门的一种文化,并熏陶着我们在这样和谐的氛围里成长。

  ●小时候,阿娘给我猜过一个谜语:长长弄堂,转弯是火缸。叫我猜一个用品。我就猜是老虎灶。阿娘听了就哈哈大笑,说我蛮聪明的,阿拉弄堂对面是有个老虎灶,但答案不是老虎灶。我问阿娘,那是什么呢?阿娘叫我再动脑筋。并给我三天时间去猜,猜出来了,就给我吃只荷包蛋。

  于是,我逢人就给人家猜这个谜语:长长弄堂,转弯是火缸。结果还是花脸外婆猜出来了,她告诉我是烟斗。啊!是烟斗呀?对的,仔细想一想,那根竹管就如一条弄堂,放烟丝的地方就如火缸。

  从此以后,我对弄堂有了印象,特别是前头一句:长长弄堂……是呀,弄堂很长,弄堂里有很多人家,一条弄堂就像一个大家庭,今朝侬去菜场买了点啥菜,大家都知道。特别是15号里的阿八头姆妈,每天早上从菜市场买菜回来,就从弄堂口开始一路和人家有讲不完的话,先是汇报自己在菜场里买了点啥菜回来,然后再讲阿五头喜欢吃臭豆腐煎毛豆子;阿六头喜欢吃红烧肉,吃起肉来一口气好吃五六块;阿四头什么也不要吃,就喜欢吃酱瓜泡饭;阿八头喜欢吃红烧带鱼,没有鱼就不吃饭……阿八头姆妈逢人就讲菜场里哪个摊头的菜新鲜,哪个鱼摊头的鱼浇了多少水,现在卖菜的人心要黑就有多黑,不过有个叫小黑皮的买活鱼的,他的鱼从来不缺顾客的分量……阿八头姆妈讲得起劲时,就站在我家窗口下叽叽喳喳地说着,几乎每天早上是被她高昂的声音吵醒的。

  每逢醒来时,我就为自己是宁波人有点懊恼,听听阿八头姆妈,那操着浓重宁波口音的说话声,整条小弄堂都有回音。特别是她的婆婆,那声音更是响亮。这个有着响亮声音的宁波老人都80多岁了,一双小脚,走起路来人也不摇,一年四季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当她听到自己媳妇菜买回来了,就打开那扇黑色的大门,把头伸出来,仔细看放在门口那个菜篮子里的菜,然后就用细小的眼睛白了白媳妇一眼,就撕开嗓子用宁波话叫了起来:“闲话啥介多?像只老母鸡,一早就叽哩咕噜地叫勿停?老母鸡还会生蛋,生出的蛋孵了还有雌雄,只有阿拉屋里的女人孵出来的小鸡全部是朝外屁。生又交关会生,还生了八个。人家有八仙过海,八个神仙也只不过一个何仙姑是女的,阿拉屋里厢是八个小娘居,好开两桌麻将台子了。”

  说来也怪了,阿八头姆妈也算个厉害角色,在菜场买菜时为了一块菜叶子都会和人家争吵个没完。不过看见她婆婆,就如猫见了老鼠屁也不敢放一个,乖乖地停住了闲话,拎起菜篮子就进了石库门。

  不过好几次,阿八头姆妈总是帮我带大饼油条回来,她站在我家窗口下叫道:“小娘居大饼来了。”

  我就从窗口里放下一根吊着竹篮子的绳子,阿八头姆妈就把香喷喷的大饼油条放进竹篮子里,我再把篮子拎起来,这时候,我又不讨厌她了,发觉阿八头姆妈绝对是个热心肠的人,就连我母亲也夸她是个不容易的女人,家里十一口人,只有阿八头阿爸一个人工作,八个女儿,一个阿婆。再说宁波阿婆是全世界都知道的,有多少难弄就有多难弄。但阿八头姆妈把个家搞得井井有条,八个女儿走出来都像模像样,八条长辫子有八种颜色的蝴蝶结,八双鞋子全是一样的黑布方口鞋,八件棉祆罩衫都是冬天穿完,再穿到春天,八个女儿走出来,如果不分个子长短,都以为是双胞胎。特别是到了夏天,八个女儿坐在家门口喝酸梅汤,那场面就如一道壮丽的风景线,会吸引很多人来看。

  ●夏天里的弄堂,下午四点过后,太阳偏西了,小孩子们都洗好了澡,坐在弄堂里等花脸外婆来卖棒冰。讲究点的人家会在孩子的身上拍点痱子粉,在自己门前放一只小台子,让小孩子们坐着,这时候的15号门口,一定坐着八个小姑娘,最大的女儿已经上中学了,最小的是阿八头还抱在手里,一人拿着一只碗,喝着酸梅汤。

  酸梅汤的做法还是有讲究的,阿八头姆妈的酸梅汤是用山楂、甘草放在一起用清水煮,她在煮的时候,我们楼上都会闻到一股酸味道,一幢楼里的人都会流口水。不像我阿娘的酸梅汤就简单了,她用冰水放几调羹米醋和糖就成为酸梅汤了。但花脸外婆看见酸梅汤就牙齿疼,说都自己做酸梅汤了,我的棒冰生意就勿要做了。

  每逢花脸外婆说这话时,小脚阿婆就会得意道:“宁波人有句话,吃勿穷,穿勿穷,打算勿及一世穷,这个家如果不是我在打算,一家老小都去喝西北风了。”

  花脸外婆就说:“就四分一根棒冰呀,就叫你要吃穷了?”

  小脚阿婆说:“我家有八个小娘居,四八三十二,三角两钿是我家一天的小菜钿。但酸梅汤只要五分都勿到,一家老小都喝到了。对了,天交关热,侬来喝碗酸梅汤再去卖棒冰好来。”

  小脚阿婆的话是有道理的,这个家都是她在当家,都80多岁了,也不放弃家里的经济大权,阿八头阿爸在一家工厂上班,他是八级技工,每月有一百多元的工资收入,这些钱他全部交给自己母亲,再由母亲每天拿出一天生活费用交给阿八头姆妈。并规定一天的菜里要有鱼和肉,外带一瓶黄老酒,这瓶黄老酒是阿八头阿爸晚上下班回来喝的,不过阿爸头阿爸只喝半瓶,另外半瓶就是小脚阿婆喝了。小脚阿婆也不会全部喝光,总会留下二两左右,留着明天烧鱼烧肉时用。

  所以,花脸外婆永远做不到小脚阿婆的棒冰生意,也不会喝她的酸梅汤。但花脸外婆自己做绿豆汤,绿豆汤里再放百合,百合有点苦,花脸外婆就放冰糖。烧好的绿豆汤连锅放在铅桶里浸着,铅桶里是从井里打上来的水。等她把棒冰卖完了,钱数好,就拿出冰镇过的绿豆汤喝了起来。

  喝过绿豆汤和酸梅汤,天也黑下来,弄堂的灯也亮了,这时候,阿八头阿爸老酒也喝过了,就坐在门口乘风凉,阿大和阿二头一定会在边上帮阿爸扇扇子,阿三和阿四坐在灯下做功课,阿五和阿六头帮姆妈绷绒线,阿七头和阿八头坐在自己阿爸大腿上撒娇,阿八头姆妈就着弄堂里的灯光在结女儿们的毛衣。只有小脚阿婆一个人坐在屋里,睡在那张手把柄都发红的藤椅上,拿着一把蒲扇慢慢地扇着。

  相比之下,15号门口热闹多了,阿八头阿爸身边围着八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俗话说女儿是阿爸心头宝贝肉,不管怎么样,拼着老命想养个儿子,结果生出来都是女儿,女儿就女儿吧,在准备养第8个时,小脚阿婆逢人就说:“女是七,八是男,这次阿拉媳妇肯定是生儿子了。”可没有想到,第八个还是女儿。这次他们就死心了,决定不养了,再养下去,一个月的一百元工资是养不活这么多人了。

  现在是阿八头阿爸给女儿们讲故事的时候了,在讲故事之前,总是由阿七头先对着大家讲那句经典话:我来讲个故事,故事里头有个兔子,兔子走了故事完了。接下来大家就围着阿八头阿爸听故事了。

  阿八头阿爸的故事都是格林童话,偶尔也带几个“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每次他讲故事时,听的人很多,结果一条小弄堂里挤满了人,大家就把小凳子搬到大弄堂里去坐,阿八头阿爸就坐在大弄堂里继续讲故事。后来,听阿八头阿爸讲故事已经成了我们弄堂里的一个习惯。

  ●这个时候,有个叫老黄牛的年轻人每次在听了阿八头阿爸的故事后,喉咙也痒了,凭着自己看过几本世界经典小说,也要讲故事给我们听了。阿八头阿爸的故事都是讲好人好报,恶人恶报的故事,老黄牛的故事是讲强盗杀人,再加几只鬼故事,特别是聊斋故事里的几个女妖怪和白面书生的爱情故事,听得我们感动得唏里哗啦,眼泪鼻涕一大把。

  慢慢地,阿八头阿爸的凳子又搬回了小弄堂里,他继续坐在15号门口讲故事,听老黄牛讲故事的人越来越多,就连阿大和阿二头也来听他讲故事了。

  这次老黄牛讲的是“一双绣花鞋”,是讲共产党抓国民党特务的故事,精彩呀,特别是老黄牛讲得有声有色,讲到紧张的时候,他就停下来,睁大着像牛一样的眼睛,看着大家,问大家听到了什么声音?有什么声音?没有呀?这时候,不知是谁突然暴发出一声尖叫——啊!……顿时,大家拎起小凳子就逃,逃到一半,回过头看看,什么也没有发生,再继续围着老黄牛听故事。

  老黄牛在讲故事时,弄堂里的阿芬喜欢上了他,天天拎着小凳子坐在灯下等老黄牛来讲故事,她一边听,一边结毛衣,结了一半时,就把毛衣往老黄牛身上试,看大小尺寸正好伐?等阿芬把毛衣结好了,夏天也过去了,弄堂里又恢复了平静。平静之后就迎来了国庆节,老黄牛和阿芬在国庆节那天结婚了。结婚那天,我们都去看热闹了,要老黄牛讲故事,讲哪能和阿芬好上的。

  这时候的阿芬面孔红得像个苹果,她用悄声对我们说:还不是老黄牛会吹牛,把我吹到手了,所以他叫老黄牛呀。

  牛逼呀,会讲故事就能骗到女人?好了,那我们以后就不听男人们讲故事了,男人们在讲故事的时候已经施展了手段在骗女人了。不过,人生就如故事,只是这个故事是否精彩罢了。

  ●如今,长长弄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阿八头姆妈已经随着阿八头阿爸的去世也离开了她心爱的八个女儿,好在她用了八个女儿换来了四个儿子,那八个女婿个个有本事。俗话说女婿如半个儿子,那八个女婿就成为了四个儿子。

  至于小脚阿婆,她一直活到100多岁,而且是无疾而终。听说她断气的时候,满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檀香味道。当时我也去参加她的葬礼,毕竟阿五头是我同学,我叫小脚阿婆为阿娘的。想想自己阿娘只活了70多岁,在我14岁就去世了,想着就伤心起来,于是,和阿五头一起也哭,哭得眼睛都肿了。不过我们都拿到了百岁碗,希望能借老人的福,活到一百岁。

  应该说,我们的弄堂出了一个百岁老人,也属于百岁弄堂了,可惜的是,弄堂连一百岁也没有度过就被拆迁了。

  拆迁的时候,有人欢喜,有人哭,也有人家不悲不喜,闷声不响把家搬走了。欢喜的人家,叫弄堂里的人来新房子玩,并相互留地址。哭的人家,一般是老人,他们怕搬了新家自己的命也要搬了,因为老人忌讳搬家的。好在,弄堂里的人还是以年轻人为多,都向往美好的生活,相信明天会更加美好。

  但是,明天再怎么美好,那长长的弄堂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就如我们的青春和岁月,只能在回忆中慢慢去回味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娱乐现场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社会民生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经济
   第B08版:社区·副刊
长长弄堂 悠悠故事
东方城乡报倾诉情感A04长长弄堂 悠悠故事 2014-08-22 2 2014年08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