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们讨回了被拖欠的工资。”宝山某汽车有限公司的39位员工在拿到刚追讨到的21万多元工资时连声道谢。这已是今年来,宝山区人社局监察大队不知多少次为辖区内的劳动者讨回企业拖欠的薪资了。今年起,针对部分欠薪人数较多、金额较大的企业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支付拖欠工资的问题,宝山区人社局监察大队以保障劳动者利益为出发点,建立了欠薪企业法人约谈机制。主动约谈欠薪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从法理和情理上告知拖欠工资的后果及需要承担的责任,督促企业尽快筹措资金优先支付劳动者工资,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宝山区人社局监察大队虽然只有20余名工作人员,却要负责监管服务辖区内近2万家企业。对此,监察大队的大队长孙建华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要学会弹钢琴,抓重点。”他告诉记者,为了做好这些企业的监管服务工作,大队专门建立了企业守法诚信档案,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服务,重点对失信企业和租赁型企业的日常监管服务工作,同时建立“群体性劳资纠纷周排摸报告”和“拟关、停、并、转、迁企业周排摸统计”等制度,三年来已先后组织对70余户用人单位进行了重点监管服务,推进由被动反应式监察向主动预防式监察的转变,有效预防和化解了潜在的群体性劳资纠纷。
除了对重点用人单位进行监管,大队在平日的工作中结合“维权365”品牌建设,更多的是注重日常宣传以及指导,并对那些可能存在问题或是有产生问题苗头的企业及时上门“体检”,防患于未然。大队连续四年被市监察总队评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先进单位”。
公式
“维权365”是宝山区人社局监察大队独创的特色品牌,表示监察大队将“全年365天,实施全天候监察,实现全方位维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这一品牌建设在全市区县尚属首例。该品牌理念是将执法与服务相结合,监察与预防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体现了大队一直以来的工作作风。
大队以“维权365”品牌建设为抓手,多次开展专题系列宣讲活动,针对企业劳动用工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结合实例,以案说法,重点就社会保险费缴纳、试用期约定、加班工资计算、劳动合同订立与解除等方面,为企业法定代表和人力资源管理者剖析讲解,并对企业用工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截至七月底,监察大队已在淞南、罗店、罗泾等地区举办了7场主题宣讲活动,吸引了300多家企业参与。
此外,每年还在春节过后农民工集中返程等特殊时节,组织各街镇协管服务社设置咨询平台、上街设摊、发放宣传资料,向劳动者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相关维权知识。
而作为展示大队形象的举报(投诉)接待窗口,也在不断优化,不仅能为来访者提供细致全面的咨询、投诉服务,还为来访者提供周边公交线路图、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册等便民信息。在窗口的醒目位置,记者还看到了详细的《劳动保障监察办案流程》、《举报投诉接待须知》等内容。
据统计,近三年来,大队共接到各类咨询电话1.4万余次,接待举报投诉1.5万余人次。而群众赠送的20余件锦旗、感谢信正是对这一品牌建设的肯定。近年来,大队还被市人社局评为2011—2013年度优质服务窗口。
公式
除了对用工企业以及劳动者开展宣传工作,普及法律法规,监察大队还与辖区内15个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建立了劳动保障监察联系人制度,各监察小组对联系的工业园区定期上门走访,及时了解企业用工情况,主动听取园区管理部门和企业的意见建议,对其中不稳定因素提前预警。这一制度实施以来,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内举报投诉案件下降了20%左右。
监察大队还将日常工作中收集到的企业及劳动者的意见建议进行了梳理,整理编印了“维权365”规范劳动用工指导服务联系卡,并向各街镇园区和企业公开了对口监察小组的联系电话,方便企业与监察小组双向沟通,从而建立点对点的指导服务。“过去对于可能存在的用工问题总不知道向谁去咨询,遇到监察大队来调查询问总是很紧张,现在好了,一遇到拿不定主意的问题就可以请教大队的同志,他们也都会热情地帮我们分析。现在遇到问题再也不用藏着掖着了。”某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由衷地对监察大队这一服务表示赞赏。
《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自查自纠表》是监察大队每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的劳动用工情况普查活动,督促企业从劳动合同订立、工资支付、社会保险费缴纳等方面开展自查自纠,让企业能够通过该表自觉查找问题,规范用工。
公式
去年年底,监察大队接到劳动者举报,说某食品公司存在加班超时的问题。大队的执法人员在第一时间来到现场调查后发现,该企业确实因为临时接到大订单而在这一时期内超时加班情况比较严重,然而该企业因其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实行的是以年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当时综合计时的周期还没有到,并不能判断该企业违反劳动法规,对此,大队及时向该单位发出了《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建议其适当增加一线工作人员,合理安排生产经营,调整员工工作时间,该单位接受了建议及时做了调整,没有发生违法行为。
对于像这样的,存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违规苗头隐患,内部规章制度和劳动用工管理不规范的用人单位,监察大队会先主动上门“把脉”,发出《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指出企业存在问题并帮助企业改进、完善,及时为企业纠偏。
而对于那些曾发生过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用工单位,监察大队则会采取定期回访的工作机制,除了实地上门走访外,还将就有关事件涉及人数、行业、员工诉求、处理结果及企业现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汇总,在回访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指导。近三年来,共回访了此类用工单位60余户,有效帮助用工单位规范劳动用工。
记者 施勰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