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2:言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4月24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声音
  “玉米进口,中国领导人担忧它会重演另一种作物——大豆的历史。”

  ——美媒称中国担心玉米进口步大豆“后尘”。据美国《华尔街日报》亚洲版网站报道,继续进口玉米还是大力提高国内产量的问题上,中国正处于十字路口。去年我国玉米进口下降37%,但由于月度进口量创最高纪录,我国仍是玉米净进口国。

  “各地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如果目的是为了拿到更多非农建设用地的话,就违背了中央的初衷。”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近日表示。

  “决不允许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房所谓的‘逆城镇化’行为。”

  ——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如是说。

  “经营主体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本身就是竞争力。”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认为,确保质量安全和品牌化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他说,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一个国家的农产品是否有竞争力,标准化的工作极其重要。标准可以成长企业、强大企业。

  “土地规模经营不是越大越好。”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认为,在现有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口仍然很多的情况下,土地经营规模过大会影响土地产出率和农民就业,不利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因此,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等因素,因地制宜确定本地区土地经营的适宜规模。

  “如果协调得好,真正做到城镇化健康发展,那么,城镇化和粮食安全不仅不存在矛盾,而且还应当是统一的,因此现阶段各级政府还要重视协调,不要因为城镇化而占用粮田。”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表示,政策是好的,但还要看能不能得到有效地执行。要把科技、政府、市场结合起来,最终依靠我们自己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食品标准清理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在于风险评估方面。”

  ——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司长苏志介绍,由于风险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很强,一方面要找到人体健康的耐受量,另一方面要根据中国人的膳食结构,把耐受量分配到各类食物中去。

  “保障房建设仅靠中央财政投资和地方政府投资远远不够,引入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是大势所趋。”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的一项调查显示,农民工市民化的人均成本约在10万元,住房问题是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大障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浦东天地
   第A04版:专版
   第B01版:村事
   第B02版:村事·乡里乡亲过日子
   第B03版:村事·村里来了大学生
   第B04版:村事·村干部的田坎情
   第T01版:三农大参考
   第T02版:言论
   第T03版:现象
   第T04版:聚焦
   第T06版:记忆
   第T07版:趋势
   第T08版:视觉
变化的基层实践 不变的土地确权
声音
把农业GDP留给难以体面进城的农民
对农民增收的事要真上心
东方城乡报言论T02声音 2014-04-24 2 2014年04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