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国上下追思江泽民同志、缅怀他不朽业绩的日子里,不禁让我们东报人回想起江泽民同志为本报两次题写报名的往事。
1988年7月1日,作为一张专门记录上海“三农”工作的报纸,《上海郊区报》正式创刊,报名由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原来,早在该年初召开的上海市农村工作会议期间,市农委领导就请江泽民同志为上海唯一的涉农报纸题写报名,江泽民同志便挥毫写下了“上海郊区报”5个大字。
第二次请江泽民同志题写报名是在1993年3月。当时,上海郊区在江泽民同志制定的“城乡一体化”方针指引下发展迅速,“上海郊区报”的报名已不适应上海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同时,市规划局也已批准报社在浦东建址,与东方电视台、东方广播电台一起,形成东方新闻系列,于是,决定将本报名改为《东方城乡报》。更名后的《东方城乡报》,将立足上海城乡和浦东新区,兼顾华东,办成国内首创的以反映城乡一体化进程为重点的综合性报纸。
我们还是想请江泽民同志题写报名。但此时他已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北京日理万机,还能为我们这家小报题写报名吗?报社决定给江泽民同志写一封信,请赴京参加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时任上海市农委主任张燕,带给江泽民同志。能否如愿,我们当时心里并没底。
于是,在江泽民同志参加全国人大上海小组讨论期间,张燕便找机会向江泽民同志问好并提出请求:“《上海郊区报》的报名,原来就是您在上海工作时题写的;现在为适应浦东开发开放新形势,想更名为《东方城乡报》,仍请您题写为好。这是报社让我带给您的信。”张主任紧握江泽民同志的手说。江泽民同志听后,欣然同意。
果然,大会结束后没几天,张燕便收到了由市委办公厅送来的江泽民同志为本报题写的报名。后来,在一次采访张主任时谈及此事,她说当时让她很惊喜,江泽民同志居然写了8幅报名,有简体、繁体,说是多写几幅,可供报社选用。
江泽民同志日理万机,却又那么平易近人,办事一丝不苟,让全体东报人激动不已。因为江泽民同志关心和重视的,岂止是上海这张为“三农”服务的报纸,更是整个新闻界以及广大的“三农”工作者。
江泽民同志为党为国,丰碑巍巍,为本报题写报名这件事,已时过多年,但从中折射出的江泽民同志的人格魅力,让人心生仰慕,由衷敬佩!
(作者系东方城乡报社原副总编辑陆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