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市农科院给特早熟节水抗旱稻找到“黄金搭档”~~~
市农科院“申香”系列香菇又添新品种~~~
~~~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农科院“申香”系列香菇又添新品种
为食用菌设施化多品种栽培贡献科技力量

  □记者 施勰赟 摄文

  香菇作为我国第一大宗食用菌,因市场前景广阔、种植效益稳定,是很多食用菌种植户眼里的“致富菇”,也是不少乡村脱贫致富的首选产业。近年来,为了让香菇产业行稳致远,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不断选育新品种、推出新技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生态条件及设施化栽培生产模式,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近日,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设施品种创制与应用专业组成员及相关领域专家来到上海永大菌业有限公司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对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申香1845、申香1828进行现场观摩。

  在现场可以看到,申香1845、申香1828及其亲本品种被分区放置在环境相同的菇房立架上作出菇比较。放眼望去,新品种区域的菌棒生产表现良好,三批不同时期种植的香菇出菇量相近,产量较为稳定。走近观察,可以发现菌棒上的香菇菇盖厚实、菇型圆整,品质较高。

  “申香1845与申香1828都是杂交品种,这两个品种的亲本申香215和沪香F2都是非常优秀的香菇品种,申香215有菇型大、朵形圆整、菌肉厚等特征,但存在菌龄较长的缺点,而沪香F2作为工厂化栽培的专有品种,具有菌龄较短、产量高、出菇整齐和便于管理的优点,但与申香215相比菇型较小、抗高温能力不强。

  有了亲本的优秀基因打基础,新品种表现出更多优势。”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副所长宋春艳告诉记者,专家团队以菌龄短、抗性强、品质优、菇蕾大小适中、适宜设施化栽培等特征作为育种目标,花费多年时间,最终在近千份“二代”品种中层层筛选出了这两个“佼佼者”。“这两个新品种的菌龄分别为90天与100天,比申香215的110天缩短了10—20天。”此外,申香1845还具有出菇稀密适中的特点,每棒单次出菇量在15至20个,无需疏蕾,能减少人力成本。

  经测产,申香1845与申香1828单棒(1.9公斤)三潮产量均超过650克,产量较高。“这两个新品种在我们工厂化栽培的环境下生产表现都很好。感谢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长期以来对我们企业提供的科技支撑。源源不断的好品种让我们充满底气。”上海永大菌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国标介绍,通过与市农科院多年合作,企业在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及品种选育、香菇新品种栽培技术及研发、稻秸秆栽培姬菇技术研发及灰树花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均取得了不少成果。“要进一步发挥食用菌研究所的科技优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助力食用菌产业融合发展。”上海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张劲松对新品种选育成果提出更高期许,他希望团队能继续做好新品种的试验推广与品种特征的梳理总结,发挥好新品种的优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动态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宠物
金山廊下田头“菜+稻+玉米”轮作显成效
为食用菌设施化多品种栽培贡献科技力量
我国海关截获全球新物种
东方城乡报要闻A02为食用菌设施化多品种栽培贡献科技力量 2022-11-22 2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