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了《农村公路扩投资稳就业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扩大农村公路有效投资,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拓展农民就业渠道,更好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最美农村路”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彩色公路河畔绕,鸟语花香多美妙。若问假日何处去,南山村里走一遭。金秋时节,漫步于三仙湖平原水库彩虹大道,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身旁就是风光旖旎的沱江河畔,两侧村居错落有致,俨然就是一处现代版的“桃花源”。
历史上的湖南益阳南县,由于境内湖泊沟渠密布,乡村交通闭塞曾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头号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县以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补齐了一批“末梢路”,打通了一批“循环路”,建设了一批“产业路”,全县农村交通面貌大为改观。
一条条高标准建设、全方位打造的美丽农村公路,穿梭于南洲大地的绿水青山间,镶嵌在秀色翠美中,将一个个美丽乡村串珠成链,成为既有颜值更有内涵,一路皆景、满目皆美的百里生态长廊。如今的三仙湖平原水库彩虹大道,已成为南县文化和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金色名片”,并成功入围交通运输部举办的2021年度“最美农村路”参选名单。
“过去出门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抬脚就能上客车。”正在田间地头忙着收割稻米的南山村村民张雪梅乐呵呵地说道。八年来,南县累计修建农村公路1761公里,建设旅游路、产业路87公里,132个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通客车。围绕农民生活需求,南县以“互联网+农村物流”为着力点,探索建立“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循环流通”的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整合客运、电商、邮政物流资源,突破农村物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形成“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物流体系。“四好农村路+产业”模式的顺利推广,也进一步带动乡村旅游、稻虾养殖等产业的迅速发展,罗文村、南山村等一个个贫困村脱胎换骨,成为远近闻名的“国际涂鸦艺术村”“生态稻虾第一村”。
据了解,南县已创建美丽乡村路2条共计22公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达到4A级水平。南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南县将继续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的发展,为提振乡村经济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交通运输保障。
“路长制”
走出管理保护新路子
乌蒙腹地,大山深处,云南昭通市绥江县板茶公路盘旋在峡谷间、村庄旁、树林里,曾经坑坑洼洼的农村公路,如今已经改造成了柏油路,车辆畅行,开启惬意的乡村之旅。
板茶公路最美的一段当属桂花至茶叶坳段,全长22公里,路侧增加了防护墩等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了标线标识标牌,路边栽种了行道树和花草。绥江县公路养护段负责人介绍,为了管好这段农村公路,道路两旁设置了路长制公示牌和养护责任公示牌,确定了4名专职养护管理人员和3名村级公路协管员。通过全面推行并压实县、镇、村三级路长制,搭建绥江交通智慧平台,依托信息平台强化路长巡查时效,提高了路长应急反应能力,形成了“畅、安、舒、美”的道路交通环境,方便了群众出行,赢得了乡亲们的称赞。
护好脚下路,留与后人行。近年来,绥江县率先施行由县委书记担任县级总路长、县长担任县级常务副总路长,38位县处级领导担任县道路长并兼任挂钩村(社区)县级路长的路长机制。通过县、镇、村(社区)三级联动,建设路长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规范化、常态化。昭通市绥江县农村公路路长制经验入选交通运输部的典型案例,成为农村公路管养的现实范本。
农村公路建好是基础,管好是保障。为了防止出现农村公路“一年修、两年烂、三年断”的现象,该省为农村公路配上了“路管家”。
129个县(市、区)全面实施县、乡、村三级路长制,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15个县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7个县获评国家级示范县。近年来,该省全面推进实施农村公路路长制,设立县、乡、村三级路长,设置路长公示公告牌,将路长制落实到建制村及自然村。通过划定农村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依法保护路产、维护路权,推行县乡村共建模式,建立片区包保责任制,农村公路建设监管实现全覆盖、质量全面达标。同时加强日常巡查,每年组织开展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制定爱路护路乡规民约、村规民约,走出了一条农村公路管理保护新路子。
配上“路管家”,农村公路颜值得到提升。通过扎实开展病害路面处置、违法违规建筑治理,持续开展农村公路清洁行动,清理各类垃圾和废弃物,清理整治交通沿线农村户外广告“假乱俗”乱象。通过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绿化、美化,持续推进路宅分家、路田分家,营造美丽宜人农村交通出行环境,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如今,随着云南省“四好农村路”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农村公路建管养运逐步走上规范与可持续发展轨道,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力争建设更多
“致富路”“幸福路”
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好农村公路,对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拉动农村投资、稳定农民就业和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交通运输部等6部门印发《方案》,对农村公路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
据统计,2021年末,中国农村公路里程达446.6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了8.4万公里。“目前,农民群众要求交通建设项目向进村入户倾斜呼声很高,各地也储备了大量项目,建设积极性高。同时,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单体规模相对较小,受用地、用海限制相对较少,审批程序相对简单,建设条件相对成熟。”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吴春耕说。
建设更多“致富路”,有哪些新的要求?据介绍,针对农民群众呼声较高的方面,《方案》提出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鼓励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因地制宜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抵边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等。此外,要发挥好农村公路建设在扩投资、促增长方面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实施好‘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五大工程。”吴春耕介绍,包括加快实施骨干路网提档升级工程、基础路网延伸完善工程、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产业融合发展工程和服务水平提升工程。
一方面,要补齐农村公路建设的相关硬件短板,加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垦区林区等农村公路建设;另一方面,发挥农村公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拓展开发停车、充电、购物、休闲、观光等服务功能,促进农村公路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让经济活水流向乡村,为乡村振兴赋能提速。
建设更多“致富路”,还能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方案》提出,2022年,在力争提前完成农村公路原定年度任务目标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金融等政策支持,提前实施一批具备条件的“十四五”规划项目,新增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万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万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000座,力争新增完成投资约1000亿元,带动约200万人次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同时,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个左右。
“要促进农民群众参与建设,建立健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和吸收就业困难人员的长效机制。”吴春耕说,在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优先吸纳当地农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以及建成以后的维修养护,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同时,统筹用好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公益性岗位等各类就业岗位,鼓励将村道和通自然村(组)公路日常养护通过分段承包、定额包干等方式由沿线农民承包进行养护,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
(据新华社、人民网、曲靖日报等相关报道整理而成。文字整理:王平)
【延伸】
多措并举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日前从交通运输部2022年全国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会议上了解到,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1-7月,全国农村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73.1亿元,同比增长14.6%;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8.1万公里,同比增长20.3%;全国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3万公里,同比增长35.5%;改造农村公路危桥4279座,同比增长16.6%。农村公路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截至2022年7月底,农村公路管护领域提供就业岗位73.3万个,其中脱贫户36.5万个,占49.8%。农村公路工程领域吸纳农民就业15.5万人次,其中脱贫户3.6万人次,占23.2%。全国农村公路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项目2699个,发放劳务报酬总额4.9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5.3万人,其中脱贫户1.3万人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农村地区行路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带动脱贫地区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四好农村路”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小鹏表示,在新的形势下,要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聚焦扩投资、稳就业、保畅通、重安全、优治理、强管养、提服务、促融合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积极稳妥扩大农村公路有效投资。二是千方百计稳定农村公路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三是确保农村公路“微循环”运行通畅,做好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村地区民生物资运输保障。四是多措并举努力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水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五是久久为功持续优化农村公路治理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与制度保障。六是全面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力度,维护好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七是持续发力不断提高农村公路运输服务质量,推进城乡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八是创新思路推动农村公路融合发展,开创交通运输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摘编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