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高松 记者 王平
崇明检察院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积极开展“四个一百”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办实事,着力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忧心事、烦心事,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切实把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司法为民的成果。
该院以教育整顿4个月为期,集中排查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城市安全等领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由检察长、分管副检察长落实包案机制,成立专案组,集中抓线索研判、抓调查核实、抓办案突破,成功办理了一起群众多年反映无果的环境污染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推动10多亩坑塘及周边路段固废垃圾堆放、水体黑臭等影响居民生活的顽疾解决。
结合崇明检察院“检察百村行”活动,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5个法定领域和5个法律规定的“等外”领域,组织检察官和检察官助理分头开展课题调研,将办案实践与教育培训、对外宣传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结合,以专业的普法、生动的案例、群众的语言宣传检察公益诉讼,积极争取人民群众对公益诉讼工作的支持,并通过集中试讲、征求意见、满意度调查、效果评估等措施,确保宣讲效果。目前,已形成《检谈民法典》《案说电捕鱼》等宣讲课程,开展乡镇集中宣讲5次,覆盖90个村居270人次。
检察公益诉讼担负着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职责,也是检察机关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重要阵地,自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崇明检察院党组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工作举措,全面推进检察公益诉讼高质量发展。
科学谋划检察公益诉讼的“崇明标准”“崇明模式”“崇明案例”“崇明团队”“崇明品牌”,制定出台《生态检察“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推动区人大常委会出台全市首个区级层面《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服务保障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决定》;开展环资类刑事案件管辖、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刚性等市院交办的重大课题研究,并在全市率先试行公益诉讼刚性的办案制度;加强队伍素能建设,以崇明检察院“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先进个人”“上海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标兵”等身边人为榜样,进一步激励担当,培育和选树更多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