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新主体·各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飞地养殖 产业融合~~~
飞地养殖 产业融合~~~
飞地养殖 产业融合~~~
飞地养殖 产业融合~~~
飞地养殖 产业融合~~~
2020年06月09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飞地养殖 产业融合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求新求变
  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是青海提出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决策。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青海闯出了一条生产、生活、生态共赢的可持续发展路子。而作为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载体的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2008年,祁连县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突破口,率先探索建立了“联户制”模式的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并在22个牧业村先后组建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2015年,依托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择优遴选了7家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进行股份制改造。7年间,跨越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

  而今,祁连县的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还在不断地转型发展中。在这漫长的十多年里,祁连县农牧局生态畜牧业办公室总结出了最核心也最关键的两点经验:一是合作社的发展必须立足当地实际,适合自己模式、方式的才是最好的;二是合作社必须在发展中求变,联紧牧民、跟紧市场,这样才能活下去,并且活得好。

  飞地模式助养殖转型

  祁连县是青海省的畜牧业大县,也是牛羊养殖大县。不过,长期以来饲草短缺一直都是一个大问题。近几年,虽然县里不断地进行结构调整,加快饲草基地建设,增加人工种草的面积,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养殖需求。只有从邻近的甘肃张掖运草进祁连,才能满足养殖的需求,不过成本又成了问题。。

  默勒镇多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德幸简单地算了笔账:从张掖运草到祁连,每吨的运费是100元左右,再加上购买饲草本身的费用,平摊每一捆上的价格是张掖当地的3倍。祁连的牛羊与若保周边地区持同等价格出栏,那么合作社的收入就会减少一大块,甚至会影响社员入社的积极性。

  一面是饲草短缺造成的养殖瓶颈,一面是收入减少面对的合作社运行风险,如何打破瓶颈,突破困局,既是祁连县主政者需要认真思考、周密谋划的问题,也是每一家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必须大胆创新、主动尝试的现实。峨堡镇白石崖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大胆地迈了第一步。

  “别人有饲草资源,我们有牛羊。如果说把草运回来会增加成本,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尝试把牛羊运出去,到有饲草资源的地方发展养殖呢。”白石崖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理事长赵立俊说,“牛羊运输的费用要比运草小得多,不仅收入会提升,而且还可以大大减轻草原的压力。”

  这一步,白石崖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2018年就迈出去了,而且走通了,还走得不错。如今祁连县已有5家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走上了这条路,并且组建了祁连县飞地畜牧业协会,在张掖民乐县建立了各自的养殖基地。2019年,累计出栏牛羊达到12万头只。

  照目前的情况看,这种飞地养殖的模式确实是解决祁连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困局的一手妙招。不仅如此,祁连县政府与民乐县政府还达成了共同支持“牧繁农育”畜牧业健康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让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这支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的主力军更加如虎添翼。

  产业融合拓收入途径

  祁连山下好牧场,祁连山下好风光。祁连县是迄今世界上原始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也是古“丝绸南路”的必经之地,这里雪山纵横,生物种类丰富,生态系统多样,形成了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风格。牛心山、卓尔山、祁连大草原、黑河大峡谷……处处皆让人流连忘返。

  在祁连旅游的“顶层设计”中提出3条产业带,即以野牛沟乡、央隆乡以半野生鹿、牦牛自然放养、黑河大峡谷等为重点的休闲牧游业与探险、自然风光产业带;以阿柔、峨堡乡镇以“阿柔部落”、峨堡古城、中国最美草原等为重点的草原自然风光及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带;以默勒镇以“蒙古六旗”“那达慕”盛会等为重点的草原风情旅游产业带。

  “这些年,祁连的旅游是火上加火。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我们的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不能仅仅停留在为养而养上,要大力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根据自身条件,或发展加工,或发展休闲旅游,既能拓宽合作社持续发展的空间,也能促进农牧民社员稳定增收。这是适应市场的更深层次的转型。”祁连县农牧局生态畜牧业办相关人士介绍说。

  其实,两年前,阿柔乡青阳沟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就已经试水。青阳沟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资源优势,在搞好生态畜牧业的同时,合作社决定要试着干一干草原牧家乐。终于,经过多方牵线搭桥,合作社与县里的阿柔部落游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出资打造“阿柔部落”牧游驿站。

  合作社理事长尕布藏说,2016年正式开业后仅仅40多天的时间,牧游驿站就收入了7.2万元,还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和贫困牧民18人,支付工资5万多元。赚到钱的牧民群众都乐着说,原来还可以这样赚钱。如今,由于高速公路建设,合作社的牧游驿站已经拆除了。不过,仁青才旦正在琢磨着重新找地方,接着干下去。

  对于产业融合发展,野牛沟乡达玉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南木甲也有不少的想法,“利用好祁连丰富的旅游资源,让合作社两条腿走路,这也是适应发展需求”。为此,合作社投资近1000万元在县城购买了3层楼房办起了住宿、餐饮一体的达玉主题宾馆,很快就能开业迎客了。

  机制创新保稳定发展

  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一头连接着农牧户,一头连接市场。保障这两头连接畅通,是合作社稳定发展的关键。而如何保障连接的畅通,必须有一套既切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机制,包含了合作社与市场的对接机制、合作社与农牧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为了改善这套机制,这几年祁连县的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有着不少新点子。

  2019年8月,“野牛沟乡牦牛产业综合体观摩签约活动暨野血牦牛产业发展论坛”在野牛沟乡大浪村举行。大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与唐古拉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挖掘畜产品资源,开发新型畜产品,不断提升生产附加值,形成一个产、销、供良性循环的合作模式。

  卓史确说:“这样的合作模式比原来简单的‘公司+合作社’的模式提高了一个层次,双方不再是简单的订单购销关系,公司还会为合作社提供管理、宣传等多方面的支持。说白了,就是这个团儿抱得更紧了。”如今,合作社的入社社员已经达到了277户928人,实现了全村覆盖。

  与大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吸纳全部牧户相比,扎麻什乡河东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守元有着不同的见解。他说:“对合作社社员,我们提倡进出自由,这是符合合作社运行规律的。这样的灵活机制最能保证合作社的稳定运行。不过,社员要是离开合作社后又想再加入,我们就会提高门槛儿了。”

  据了解,2018年以来,由于牛羊肉价格上涨等因素,河东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先后有社员退社,但退社并没有影响合作社的发展,反而让合作社社员更团结了。

  郜晋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动态
   第A03版:关注
   第A04版:调查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政策
   第B08版:农技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求新求变
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100万尾鱼苗
山东:180万台农机备战“三夏”
东莞给“荔” 全国接“荔”
黑龙江佳木斯的脱贫“助力”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各地B04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求新求变 2020-06-09 2 2020年06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