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2015年以来,洋泾街道在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实践探索中,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性开展诚信社区建设。通过宣扬动员,凝聚诚信守规的社区共同价值认同,整合社区正向激励和逆向联惩的各方资源,建立并完善了洋泾社区诚信档案数据库,洋泾社区诚信档案数据库建立诚信红灰榜等信息源。并建立了保障社区诚信体系有序有力运作的工作机制:其中包括通过第三方运作机制,实现诚信建设的“自转”,由社会组织“诚信洋泾工作室”具体负责日常运行,形成党工委(办事处)+社会组织+居民三联动的诚信运作机制;通过诚信积分兑换机制,试行诚信量化评判标准,参照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的理念,诚信数据库收集的社区居民(社区单位)诚信案例按照相应标准折算为个人(法人)诚信积分;通过诚信数据对接共享机制,探索打通信用上下联通“接口”。积极与市、区两级公共信用平台对接,为市、区、街道三级诚信信息资源共享探索可行的途径。
2016年,为将诚信社区建设向纵深拓展,街道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关于在自贸试验区背景下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用更加有力有效的事中事后监管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开放的营商环境的要求,以羽山路(源深路至民生路)为试点路段,以公众关注度较高的食品安全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将诚信建设的价值追求、食品安全的条线监管、市容环境的城市综合管理等领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举措进行整合联动,做到“三合一”立体化推进,构建诚信引领为先、多元主体参与、综合监管归并、社会多方监督的市场主体监管新模式。
诚信社区建设启动一年多以来,着力构建“诚信者处处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的诚信氛围,先后征集38个居民区诚信典型案例2860多例(不诚信事例920例),推出17期诚信洋泾红榜(102名红榜人物,17名身边好人),在破解群租、乱设摊等基层治理难点问题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新路径。在今年7月21日,街道和洋泾市场监管所召集羽山路食品商户会议,开展宣传动员,该路段27家涉及食品行业的商户全员参与,与洋泾诚信建设工作室签订合作备忘录。
街道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根据国家层面、市级以及新区层面相继出台的关于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的指导意见,加大信用含金量,强化失信行为属地监管责任落实,并在创建过程中,注重发掘和培育一批诚信示范的典型,同时及时总结创建过程中形成的好的机制和做法,针对创建过程中新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形成应对措施。力争到年底,创建商户自律和属地多元参与的监管格局基本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