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热帖】
@陈一彬:山寨劳模、山寨富二代、山寨孙悟空,那是神仙打架,离我们太远。但有神仙打架,自然有群魔乱舞。那些我们生活中无孔不入的山寨,更令人“细思恐极”。
【编者观点】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其实就是屡打不绝的“山寨评选”加上“花钱买奖”那一套。前几年,以“中华脊梁”为代表的一系列评选已经被“扒”了一个底儿掉。前不久,民政部陆续公布了多批山寨社团,以正视听,以期打假。不过从这个山寨劳模报告会还能堂而皇之地开,还有人趋之若鹜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很多人明知这就是个假劳模、假表彰,但仍旧愿意来。比如有几个农民交了980元报名费,想参加领奖,举办方提出还要再交3000元会费,农民兄弟质疑认为这是讹钱,然后走了。但假如不用再交那3000块,大概,我们身边就会多出几位头衔暧昧不清的“全国劳模”了吧。还有一个胸前挂着8枚奖章的老人一边拿着宣传单和名片,一边不断向过往的“参会者”介绍其发明的万能膏药,声称可治多种肿瘤。“我们当地卫生局说我非法经营,但是好多协会都邀请我来北京领奖。”可以想见,这位老人对自己的真实面目一清二楚,但看上去高大上的奖章和动辄“全国”、“中华”开头的称号,足可以支持他卖各种“狗皮膏药”了。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能说,有需求自然就有供给。因为这压根就不是个可以用市场规律来规范的事儿。毕竟,对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而言,信用良好、功能健全的社会组织起着化解矛盾、平衡利益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山寨协会、山寨评奖,消解的都是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因为不明真相的群众会把它们和真正的劳模、真正的评选等量齐观,而一旦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之后,则会一股脑干脆什么都不信了。这就像是真货、好货自己不打假维权的话,那就只能坐等“劣币驱逐良币”的无奈结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组织承担不起这样的“驱逐”。必须有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法律制度,重拳打击,才能正本清源,仅仅公布山寨组织名称显然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