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会报告透露,截至2015年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31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3.4%;全市常住老年人口340.5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5.7%。
今年,北京市将完善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发挥养老照料中心服务功能,加快社区养老驿站建设。驿站式养老模式已列为该市居家养老幸福工程重要内容。
北京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四级养老服务体系中,市老龄办定位为全市养老最大的服务中心和指挥中心;同时将在16个区建设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乡层面继续实施街乡养老照料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已建成154个,今年将至少再建60个。在社区层面,今年城六区全面试点建设社区养老驿站,数量达到150家。目前,北京市正在制定《关于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的意见》。
据了解,养老驿站扎在社区里,把养老服务送到老年人家门口。驿站虽小,但功能齐全,包括日间照料、小饭桌、医疗护理、理发、无障碍出行等服务,以及情感慰藉、法律咨询等精神层面的服务。
今年老博会上,“候鸟式养老”“旅游养老”等产品风行,黑龙江、山东、河北、成都等地相关产品展台面积很大,利用气候、环境、价格等优势吸引北京老人休闲养老。“我们的口号是‘夏季养老在龙江’,目标是打造北方夏季健康养老基地,成为‘候鸟老人’输入大省。”黑龙江省副省长孙永波亲自推介。他说,去年夏季已经有65万外省老人到黑龙江休闲养生。
“北京经济发展较快,老年人的文化水平较高,养老观念也开放,我们很看好这里的市场。”来自成都民政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据介绍,四川、山东、河北等地,北京老人已是最主要的“候鸟式养老”人群。
童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