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3月1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廊下蘑菇:实现工厂化生产 效率效益双提升
  从73亩用地缩减至14亩用地;从年产值300多万元猛增至2600多万元;由一年两茬种植变为一年6茬种植,并有望实现10茬甚至12茬种植;而菇农也无需再像踩高跷似的登高悬空采菇,而能稳稳地站在一个自动升降采菇平台上进行安全作业(如图)。位于金山廊下镇的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通过现代产业升级实现蘑菇工厂化智能生产,种植方式由传统向现代化成功转变,并由此打破了“靠天吃饭”这一长期制约菇业发展的魔咒,使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得到质的提升。

  合作社利用世界先进的荷兰双孢菇智能化自动控制设备与技术,建设20个现代化菇房和10条一、二次隧道发酵房,实现了工厂化、标准化、自动化、周年化生产:每个栽培周期为55天,每周期单产可达30公斤/平方米,全年可循环6个周期以上,每平方米产量是传统生产的20倍。2015年,合作社生产双孢菇达2750吨,实现利润800多万元。目前,工厂化生产基地三次发酵隧道和菌种厂已完成土地备案与设计,今年4月将按计划开工建设。

  记者 陈宗健

  >>>A6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线调查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三农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记者会上,总理的“三农承诺”
廊下蘑菇:实现工厂化生产 效率效益双提升
专家认为,需借助互联网, 实现农业的“社会化+生态化”
报头
广告
广告
东方城乡报一版要闻A01廊下蘑菇:实现工厂化生产 效率效益双提升 2016-03-17 2 2016年03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