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农技推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2016年03月1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黄瓜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尖镰孢菌侵染所致,又称蔓割病。主要危害黄瓜、丝瓜、西瓜、甜瓜、葫芦、冬瓜、生瓜等葫芦科作物,是瓜类的主要病害之一。

  【简明诊断特征】

  黄瓜枯萎病主要危害根茎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

  苗期染病,生长点呈失水状,子叶发黄,萎垂干枯,茎基部缢缩,变褐腐烂,易造成植株猝倒状枯死。注意与立枯病的区别。

  根茎染病,发生于茎蔓基部,发病初时呈水浸状,后茎蔓基部软化缢缩,病部粗糙纵裂,表面常有琥珀色脓胶状物溢出,潮湿时病部常生出粉红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茎纵切面上的维管束变褐色,病部组织受病菌危害,阻碍了植株正常水分供应,引起萎蔫。注意与疫病的区别。

  发病初期,植株叶片叶色变淡,中午似缺水状萎蔫下垂,早晚又恢复正常;反复数天后,逐渐遍及整株,叶片萎蔫下垂,叶片不再复原,最后全株枯死。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厚垣孢子或菌核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和未腐熟的有机肥中越冬,也能附着在种子和棚架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瓜类枯萎病病菌有5个专化型(黄瓜尖镰孢、丝瓜尖镰孢、西瓜尖镰孢、葫芦尖镰孢和甜瓜尖镰孢),对各种瓜类的致病力有明显的差异。病菌主要借雨水、灌溉水和昆虫等传播。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厚垣孢子萌发的芽管从根部伤口、自然裂口或根冠侵入,也可从茎基部的裂口侵入。侵入后开始蔓延,通过木质部进入维管束,并向上传导,危害维管束周围组织,阻塞导管,干扰新陈代谢,导致植株萎蔫枯死。播种带菌种子,种子萌发后病菌即可侵入幼苗,成为次侵染源。棚架、农具和地下害虫等也可传播病害。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温度范围在4℃~34℃,最适宜的发病环境温度为24℃~28℃,土壤含水量20%~40%;病症表现盛期为开花坐果期。发病潜育期10~25天。气温在35℃以上可抑制病害发生。

  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黄瓜枯萎病的主要发病盛期,春季在4月中下旬至7月,秋季在8月下旬至10月。年度间早春多雨或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秋季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排水不良、雨后积水的田块发病较早较重,特别是保护地栽培连作明显比露地发病重;黄瓜处在开花坐果期,天气时雨时晴或连续阴雨后转暴晴,病害症状表现快而重。栽培上偏施氮肥、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带菌有机肥,植株生长嫩弱及地下害虫危害重,易诱发此病。

  (未完待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线调查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三农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西甜瓜苗情管理要点
黄瓜枯萎病
大棚草莓三四月份栽培管理意见
春季猕猴桃嫁接要点
毛豆春季栽培技巧
东方城乡报农技推广B07黄瓜枯萎病 2016-03-17 2 2016年03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