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社区·科普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探索南极生态圈物质和能量流动模式~~~
探索南极生态圈物质和能量流动模式~~~
探索南极生态圈物质和能量流动模式~~~
探索南极生态圈物质和能量流动模式~~~
探索南极生态圈物质和能量流动模式~~~
2015年09月1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南极生态圈物质和能量流动模式
南极磷虾或可提高捕捞量
  冰雪覆盖的南极有一种数量庞大的生物叫做磷虾。这些会发光的磷虾不仅美味、营养,还有多种利用价值,因此世界各国都希望能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日前,中国科协组织了一场“新观点新学术沙龙”,来自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研究院所和全国高校的2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南京大学,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试图通过探索南极生态圈的物质和能量流动模式,研究南极磷虾资源的开发潜力。

  据学术界测算,南极磷虾资源量估计有4亿吨。面对如此巨量的磷虾资源,人类每年数十万吨的捕捞是否太过于谨小慎微?人类对南极磷虾渔业的开发,会对南极生态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是南极生物资源开发的关键问题,需要从南极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维持机理、系统演化等角度进行科学探讨。

  如此数量庞大的磷虾,它们的食物——浮游生物来自哪里?支撑浮游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又来自哪里?在此次沙龙上,沙龙领衔专家之一的南京大学海洋地质学家高抒教授提出了“南极海洋生物量的物质收支——系统演化假说”。他基于自己的研究经验,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有没有可能,南极海域的洋流涌动,为南极生物圈提供了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而经过数万年的累积,海水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足以支持大量磷虾的生长。这是确定磷虾最大可捕获量计算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他表示,这还只是一个初步构想,若要验证这一想法,还需要弄清楚环绕南极的洋流和近岸水域的水体物质组成。

  现场各个相关领域的专家还从物理过程、生态动力过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沉积过程等多角度对南极海域高生物生产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自由探讨和交流。赵竹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人物面孔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社会民生
   第A08版:专版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科普
   第B08版:社区·副刊
第三方交易平台要为消费者“站好岗”
英研究预测全球高温天气将延续到明年
变色龙 仿生电子皮肤问世
电脑成都市人最不可缺家用电器
南极磷虾或可提高捕捞量
东方城乡报社区·科普B07南极磷虾或可提高捕捞量 2015-09-18 2 2015年09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