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园方介绍,今年,位于上海金山海滨南安路上的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进行了第4次修缮和改扩建,新增面积2万多平方米,兴建了纪念广场、金山卫保卫战抗战群雕、长明灯、警世钟及其他的抗战纪念景观。纪念园以史料、实物、雕塑、建筑、音像等综合手法,不仅详细记述了淞沪会战中的金山卫“十月初三惨案”史实,还多角度呈现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事迹。史料馆外的紫砂雕塑《历史见证》,古老的金山卫城墙,“金山人民抗击侵华日军记”碑墙和“抗日勇士”雕塑等,把人们带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在新园区里,一座名为“金山卫风云”的花岗岩材质抗战主题雕塑,巍然矗立其间。它高4.5米,寓意1945年抗战胜利,是由金山籍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设计制作。雕塑刻画了十三个人物,其中五位中国军人形象代表着当时来自五湖四海奋力抗击日寇的中国军人。另八个人物代表着全民八年抗战,包括金山地方武装、民间武装、文人代表和广大民众,有的拿起了鱼叉、有的拿起了枪,有的高声呐喊,有的用身体保护弱小,呈现了全民族奋勇抗日的场景。
金山卫地处杭州湾北岸,自古就是抵抗外敌侵入的军事重镇。“八一三”淞沪会战时,金山卫是中国军队的重要阵地。1937年11月5日(农历十月初三),侵华日军在金山卫登陆,大肆烧杀抢掠,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十月初三惨案”,金山卫地区有1015人被杀害,被烧毁的民房达2000多间。
为使人们世世代代不忘外来侵略者的罪行,1985年9月,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金山县人民政府在日军登陆地之一的金山卫城南门口建造纪念碑亭,供人凭吊。亭内立有花岗岩碑石,碑的正面镌刻“金山卫城南门侵华日军登陆处”。上海市政府将金山卫城南门公布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遗址纪念地”,是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和重要的全民国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