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健康养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2月0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营养”
  许多家长都只注重从饮食上给孩子补营养,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营养”,有专家分析说,婴儿会对别人的忧伤、痛苦等表现出同情,主因是他们还不具有“我自己”的观念,他们把自己的忧伤和别人的忧伤混淆在一起。到了1岁左右的时候,幼儿开始认识到别人和自己的区别,但仍然对别人的感情状态作出灵敏的反应,并认为能使自己高兴和满足的事情也会使别人高兴,用自己喜欢的东西试图使别人高兴和喜欢起来。到2岁多,孩子开始感觉到别人的痛苦不像自己的,至少不完全是自己的痛苦。因此,他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千方百计想办法,试着用各种办法使别人高兴起来。同时,嫉妒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利他感情的培养与环境的关系也很大,这是一些心理学家通过试验证明的。母亲善于用事实对孩子进行直观的利他主义思想教育,她的孩子就会以母亲为榜样,关心别人。比如,一只小花猫钻在一堆棉纱团里出不来,左抓右挠,喵喵乱叫,母亲见状就赶快走上去把棉团清理一下,把小猫抱出来。孩子看到这一切就会受到启发和教育,以后他会学着妈妈的样子处处关心他人。心理学家认为,如果母亲感情上过于严厉和强烈,可能会使自己的孩子产生忧虑心理和具有侵犯性。要让孩子学会原谅。

  因此,婴幼儿的利他思想是可以培养并使之成熟的,同时也很容易在处于萌芽状态就被扼杀殆尽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娱乐现场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社会民生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科普
   第B08版:社区·副刊
吉雪萍健康知识考不倒的主持人
幸福的人有五个特点
春季养生 衣食住行要恰当
别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营养”
春节出游谨防铅量过度吸收
午睡时间最好控制半小时内
东方城乡报健康养生A08别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营养” 2015-02-06 2 2015年02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