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社区·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2月0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写越苑群芳集后的感想与体会
  □曲传久

  上海的越剧流派纷呈,人才辈出。从老一辈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戚雅仙、毕春芳、张云霞、陆锦花、吕瑞英、金采凤、陈少春、孟莉英、筱月英、邵文娟、金美芳、曹银娣、张月芳、汪秀月、沈于兰、张国华、刘觉、史济华、赵志刚、钱惠丽、单仰芳、方亚芬、杨文蔚、韩婷婷、肖雅真可谓群星璀璨、灿烂夺目。一个世纪以来,她们精湛的艺术表演与流派唱腔为观众奉献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情探、祥林嫂、龙凤花烛、红色医生、白蛇传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科目,推动越剧艺术向前发展。至今观众票友戏迷津津乐道,传为佳话。为此我在散文集真纯的抒情为她们热情的讴歌,对自己心仪已久的演员立传,还是受到戏迷票友的欢迎。我的越剧票友人物集越苑群芳,就在此基础写的。卢湾越剧团演员薛桂珍和票友魏红鹰曾对我说:“现在越剧观众、戏迷票友这么多。他们为振兴和繁荣越剧事业,付出坎坷的艰辛的努力不比我们专业演员少,正是他们不懈辛勤、才能是今天的越剧舞台的辉煌!你应当好好写写他们。”听了她们的话受到启发、我想我也是一个越剧迷,义不容辞,担当这个任务。我在书中写戏迷票友,她们热爱的痴情。展示她们魅力和各种流派唱腔特色的抒情。犹如在温暖阳光下、百花齐放、百鸟朝凤……下面我想根据一点浅显越剧知识、谈谈她们的流派唱腔。袁雪芬创造的袁派:柔软细腻、深沉流畅、朴实动人。善于运用现实主义表演手法、刻画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其票友为:潘跃庆、苏玉梅、韦莉、赵璐珊、傅秀珍、王如凤、章惠慧、潘峰、夏文娟、袁晓丽。尹桂芳创造的尹派,着重以字制腔、以情带声、善于运用重音和音色、速度的变化,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感情的起伏变化。其票友管金根、时利毕、陈志华、郭永和章赛君、阿毛娘、韩颖、董志花、严连富、孙无福、王洁明。魏玲妹、吕瑞英创造的吕派,脱胎于袁派缠绵典雅、细腻深情。形成委婉流畅、清新明快的风格。唱腔中善于用半音、滑音、颤音和其他装饰音、腔圆韵醇、常显绚丽。其票友楼桂芳、吴雅云、马光琪、郑慧君、李雅真、潘林妹、阿糜。范瑞娟创造的范派。唱腔淳朴厚实、稳健大方,内涵热情、华丽绚彩、拖腔丰富、咬字坚实、发音宽厚。其票友:章红刚、吴冬芬、言美英、陈斌、朱佩珍、戴自鹤、康国英、孙夏弟、周玲娣、钱荣贵、孙玲娣。傅全香创造的傅派,其唱腔俏丽圆美曲调婉转其伏有致、旋律多变,咬字吐音声韵纯正丰富、增越剧音乐的表现力,擅长青衣花旦,在表演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其票友为:陈克孝、董敏、何丽鑫、赵秋霞、张玲娣、袁毓彬、袁雯云、孙翠兰、应月珍、安秀宝、奚振芳、陈文娟、孙翠兰。徐玉兰创造的徐派,高亢洒脱,热情奔放流畅。时高时低,能喜能悲、刚柔交融、声情并茂。其艺术风采潇洒脱俗、丰富多彩,独树一格其票友为朱君、曹凤芳、邵瑞玲、邱佩娜、胡懿桥、黄学琴、杨培丽、陈华、田丽君。王文娟创造的王派,她在支兰芳唱腔的基础上,广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平易质朴、自然流畅、韵味醇厚、情感浓郁的艺术风格,深受广大票友戏迷喜爱和传唱。其票友为:任萍、蒋桂英、李美君、钱莉莉、赵美华、丁虹、田琳、陆园君、袁金妹、蔡秋萍、曹玲娇、任洁红、林美丽、陆梅珍、王蓉萍。金采凤创造的金派,在圆润细腻的袁派基础上,吸收范派的醇厚舒展、付派的婉转华彩等特点、形成自己的行腔婉转流丽、刚柔相济韵味浓郁、念白讲究抑扬顿挫、富有音乐感的风格。其票友为沈阿士、裘翠玉、袁玉梅、曹玉珍、赵爱妹、黄玉珍、许宝琪、黄孝君。戚雅仙创造的戚派,缠绵委婉、朴素深情、吐字清新清晰、韵昧醇厚、曲调简练、旋律大多在中低音区进行、易学易记、因此在群众中得到了广泛中流行。其票友吕成刚、赵洁衔、张金凤、袁华琴、沈美丽、蔡美蓉、骆静、于桂英。毕春芳创造的毕派运腔圆润、旋律多变,扮相俊美、咬字清晰、嗓音明亮、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其票友为魏红鹰、杨童华、郑园、周静燕、叶芳、黄玉珍。陆锦花创造的陆派以圆润优美、清醇味厚、风雅脱俗、绘形传神、潇洒自然而自成特色。其票友吴宝林、孙由影、蒋红珍、缪国平、俞美珍。张云霞创造的张派,在学习吸收袁派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点,真假嗓音并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她还善于以戏制抑,从角色出发,泣唱新腔,但仍不失越剧真韵。其票友为曹恩来、曹静、洪燕、朱蝴蝶、张杏娣、蒋根娣、朱群文。张桂凤创造张派,刚劲挺拔、声情并茂、老生形象丰富。其票友为朱明珠。竺水招创造的竺派婉转泣声凝重深沉、唱腔朴素、柔中带刚。其票友为彭燕莺、穆建华。周宝奎的表演艺术:稳健而节奏明快、吐字鲜明、独具韵味。其票友叶萍、周妙龄。我与广大戏迷一样,出生和生长在上海,深受母亲的影响下,从小一直爱看越剧。籍贯虽然是山东人平时喜欢写散文、写诗词作为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我也喜欢写戏曲评论。为《越苑群芳》写了一本书,还是第一次为票友写书,虽然还有许多令人不够满意地方,我还是写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娱乐现场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社会民生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科普
   第B08版:社区·副刊
善行在竹园里生成
归来兮,四鳃鲈
纠结的生日
我写越苑群芳集后的感想与体会
东方城乡报社区·副刊B08我写越苑群芳集后的感想与体会 2015-02-06 2 2015年02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