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社区·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2月0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归来兮,四鳃鲈
  □陈志强

  “西风吹上四鳃鲈,雷松酥腻千丝缕”——古代文人极为推崇的“江南名鱼”四鳃鲈,又称“松江之鲈”,此名最早出于《后汉书?左慈传》。曹操在一次宴会上说:“今日高会,珍馐略备,所少,吴淞江鲈鱼耳。”左慈即叫人取铜盆盛水,变戏法似地从水中钓出鲈鱼,满座皆惊。《三国演义》中则描写曹操在许昌大宴宾客,左慈当着曹操,在魏王宫池子里钓出几尾四鳃鲈来,并取子牙姜烧煮成美味。

  相传松江秀野桥出产四鳃鲈。秀野桥地处松江城西部,桥畔及河边全是石驳岸,江潮流急,长年累月,形成许多缝隙洞穴。四鳃鲈从东海历经大江小河洄游到此,因鱼虾集中,水蚤、蚬子、米虾、青虾等食物丰富,于是在此集结觅食。

  吴淞江古名松江,因流域在古代吴国境内,故又称吴淞江。所以,史书说的松江之鲈,其实指吴淞江区域出产的鲈鱼,除了产于松江,还产于上海郊区河流中,由于产量稀少、品种珍贵,被人们传说成奇鱼。其实,四鳃鲈在我国东海、渤海沿岸都有,只是史书记载以松江府所产最有名,所以得名松江鲈鱼。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笔者小时候曾看到过浦东当地渔民捕鱼时,偶尔也会捕捉到一二尾珍稀的四鳃鲈。后来由于捕捞过度和生态环境方面等原因而绝迹了。

  四鳃鲈肉质细白肥嫩,味道鲜美,所以被尊为“鳞之首”,人们将它与黄河鲤鱼、松花江鲑鱼、兴凯湖鲅鱼并称我国淡水四大名鱼。

  四鳃鲈鱼在隋朝已成为贡品,据《南郡记》载,隋炀帝品尝后赞道:“金龙玉脍,东南佳味也。”晋朝以降,张翰、苏轼、范仲淹、白居易、杜甫等诗人都曾赞赏过它。范仲淹说:“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成大把四鳃鲈的美妙写得传神:“细捣枨虀卖脍鱼,西风吹上四腮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最著名的则要算晋人张翰的《思吴江歌》:“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张翰当时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萧瑟,想起故乡的四鳃鲈、莼菜羹美味,就弃官回乡。后人就常以鲈莼之思来比喻思归之情。郑板桥则有诗:“买得鲈鱼四片腮,莼羹点豉一尊开。近来张翰无心出,不待秋风始却回。”

  《松江府志》记载:“作鲈鱼鲙,须八九月霜降之时,起鲈鱼浸渍讫,布裹沥水令尽,散置盘内,取香橙花叶相间。细切和脍,拨令调匀,并要配香菰,不仅味佳,而且色美。”清代诗人朱彝尊诗有:“微霜一夜泖河东,杨柳丝黄两岸风,不信轻舟来往疾,筠篮验取四鳃红。”深秋鲈鱼成熟,肉白如雪,味最美。

  清代诗人高子骞在诗中还说,烹调鲈鱼鲙要“深碗配香菰”,风味更佳。若配上江南特有的莼菜为佐料煨汤,堪称一绝。如将鲈鱼投入滚热的鸡汤中煮熟,佐以茭白丝、香菇片,金黄色的鸡汤浮现着肚如雪脂的嫰鲈,可谓色香味俱佳,民间称为“鲈氽鸡汤”,令人久久难忘。松江鲈鱼的内脏处理不能用刀剖腹,否则有损鲜味。通常用竹筷从鱼口插入鱼腹,将内脏卷出洗净。

  据悉,松江四鳃鲈在消失近20年后,有望重新回到人们的餐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娱乐现场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社会民生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科普
   第B08版:社区·副刊
善行在竹园里生成
归来兮,四鳃鲈
纠结的生日
我写越苑群芳集后的感想与体会
东方城乡报社区·副刊B08归来兮,四鳃鲈 2015-02-06 2 2015年02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