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56岁居委干部沈彩文拿着唱本,手打节拍教老人们唱一首名叫《父老乡亲》的歌曲。屋内坐满了50多位老人,有的头发花白,有的戴着老花眼镜,手里都拿着一张歌唱纸,很投入地唱着歌,其乐融融。这是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南大居委老年唱歌班”。每逢星期四上午,老人们就会相聚一起,沈彩文义务为大家教唱歌曲,8年来从不间断。
沈彩文出生在镇南村农家,从小喜爱唱歌跳舞。1972年,她在向阳小学读书时,学校编排了沪剧《沙家浜》,曾在大团地区巡演,13岁的沈彩文扮演了阿庆嫂,受到乡亲们的夸赞。因为这一爱好,她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团乡文艺厂工作。多年来,不管生活曲折多变,但她爱好文艺的情结始终没有变。
2006年6月,她来到南大居委工作,负责文体宣教工作。她发现许多退休老人业余生活单调,有的老人闷在家里,于是萌生了组建老年唱歌班的想法。她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听到居委里组建老年唱歌班的消息,老人们乐开了,纷纷踊跃报名,一下子来了30余人。于是,每逢星期四上午8:30到9:30,沈彩文就准时为老人们教歌。
老人们喜欢经典老歌,沈彩文就想办法收集歌谱。一次,她托人在周浦镇买到了一本歌谱书,里面收集了建国以来数百首经典老歌,她像得到了宝贝一样。每逢教歌前,她总是反复听录音哼唱。还要复印歌谱歌词分发给大家。有的老人不懂音乐,却喜欢跟着哼唱。每次活动教唱1个小时,沈彩文总是耐心地一遍遍教,一首歌往往要反复教唱二三堂课。8年来,沈彩文已教了86首歌曲。大家一起唱唱歌,不仅排遣寂寞、娱乐身心,还增进了社区和谐。
“唱歌班能一直坚持下来,是靠大家的支持帮助。”沈彩文说,许多老同志都成了乐于奉献的志愿者,居委党小组长曹翠英老妈妈担任唱歌班班长,长期负责记录每次参加的人数、歌曲名称等;黄锦荣老伯伯一直为大家播放音响设备。有一段时期,沈彩文工作忙,退休音乐教师梅金荣主动担任了“义务教歌员”,所以唱歌班一直坚持至今。每当看到老人们开心唱歌的情景,沈彩文心里也很快乐。
每次教唱要复印50多份歌谱歌词。有一次,60多岁的陈阿姨特地买了2包复印纸送来,因为她看到居委干部经常为复印纸的开销犯愁。后来,唱歌班的老人们自发筹钱解决买纸的费用。大团中学老师得知此事后,认为老人唱歌班是公益活动,学校应该予以支持,就帮助解决了复印纸的问题。
“唱歌让我的退休生活更充实,更快乐!”72岁谈映珠感慨道,彩文歌唱得好,特别耐心,长期坚持义务为老人们教歌。现在参加唱歌班的老人越来越多,连其他居委和外村的老人都加入了唱歌班。
通讯员 陈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