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五年前,金山区漕泾镇花园社区26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在上海市社区教育优秀志愿者王嵩山带领下,建立了老年精神幸福园,运用多种途径走出一条“价值养老”的新路,真正使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近年来,幸福园先后获得“金山区志愿服务优秀品牌”和“敬老文明号”荣誉。
政治养老。幸福园组织每周两次看书读报活动,让老年人不断吸收政治养分,尤其是每逢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和颁发与民生相关的法规政策时,阅读、辅导和交流活动一个接一个,老人们通过学习政治时事,拿起笔来撰写体会文章、创作文艺作品,五年来汇集5本专辑,达6.5万字。
文化养老。幸福园里的老年人个个能上台表演,其中大多节目都是岀自老人们之手。从去年起,他们与镇敬老院和有关老人群体结对,开展精神文化生活帮扶,举办“老顽童开心赛”、“戏曲演唱会”、“童年歌曲演唱会”等活动,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温馨养老。学员老蒋身患重症,总感到很不幸,自从加入了幸福园大家庭,他与大家一起学习娱乐,自信快乐地过好每一天。老戚是园里的年长者,前年他80岁生日,大家买来蛋糕、长寿面,唱着祝寿歌与老戚欢度生日,虽简朴但温馨倍至。
兴趣养老。发挥老人们爱好兴趣,让他们乐在其中。如举办家庭古文化展示会,把收藏的古钱币、集邮、奇型怪石、毛主席像章等数百种实物在展览会上展出;花卉盆景栽培是老人们的特长,通过交流进行推广;老人们爱好器乐,二胡、笛子、电子琴等,吹拉弹唱都能露一手,组织他们为下乡宣传和每周文艺活动伴奏;还引导老人们开展体育锻练,打门球、太极拳、柔力球、功夫扇,有的还参加骑游队等活动。
奉献养老。建立志愿者宣讲队,根据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自编宣讲稿下基层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宣讲“中国梦”和中央农村工作一号文件精神等。据统计,5年来,编印学习简报和老年活动室学习资料1800多份发往镇机关和村居社区,制作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读书心得图片展扳20多块,组织创作快板、对口词、三句半、歌曲戏曲以及诗词120多篇(首),下社区和农村为农民巡回演讲30多场,观众达数千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