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启动的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学校基地,历经三年时间认真有序的投入建设,这个开全市小学“先河”的传承民族“非遗”项目在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龚路中心小学“生根开花”。9月24日上午,上海中医药大学领导专家到该校进行中医药特色示范学校基地建设实地考察验收。
三年前,为了对小学生进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科普教育,龚路中心小学科技组积极依托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共建实践基地的社会资源,在校园东南角,兴建起一个占地120平方米的中草药百草园,主题墙由篆文图形和花草图案组成。经精心设计,花坛用“百草园”三个字体图形构成,种植着有中医学大学直接提供的芦荟、薄荷、明日草、活血丹、吊竹梅、薰衣草等几十种中草药。
每当周一下午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时间以及自然课程时间,科技老师带领学生,走进百草园,为学生讲解中草药的种植知识以及药理作用,让学生认知常见中草药。这百草园已成为该校科技教育的一大亮点,先后接待几十批来自国内外教育代表队的参观考察。
百草园还配备了千日红、蒲公英、桔梗、马齿苋、艾草等其他不同种类的中成药种子,并安排科技组学生进行种植,培养学生对中医药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中医药的进一步运用能力和动手本领。
为了全方位拓展全校学生中医药知识,学校科技组在综合楼底楼自然教室外面的墙上,开设了中医药文化长廊,图文并茂地介绍了20多种常见的中草药的标本和药理作用。让“中医药文化长廊”成为学生课余自主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的科普“课堂”。
此外,学校还成立了中医药文化社团,编写了中医药植物探究校本课程,为学校创建创新实验室课程注入了鲜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