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近日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一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精辟论述作为习近平文艺观的重要观点,对于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弘扬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正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传统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也是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相关报道详见A5版)
优秀民俗文化虽然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点,但从中传递出的文化内涵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这种文化的熏陶和浸染,通过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流淌在我们身体里的血液之中,涵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一经激活,就会产生一种源自于心的亲切感乃至归属感,而这种深入到国人骨髓之中的文化内涵其实就是构成国人价值观的内核所在。因此,在新形势下通过对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推陈出新、寓教于乐、发扬光大,就能有效地为弘扬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多的正能量。
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民族和国家强盛的根基。常言道,有怎样的价值观就有怎样的民族精神和行动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民族共同价值观,让一代代中国人历经磨砺,不断成熟,更让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得以延续。今天,时代赋予了国人新的历史使命,实现民族复兴,需要我们从包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正能量,践行时代核心价值观,并将之转化为整个社会的价值风尚,从而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