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镇级最差河道,温河泾;村级最差河道,秀州村腰浜江。”日前,这份由金山区朱泾镇全体干部群众投票选出的“最差河道”名单公布后,令“被点名”村的几位村干部着实红了一回脸,出了一把汗。面对眼前这份别样的成绩单,无论是上榜的,还是幸运“逃”过的,均坐不住了,各方联动着手整治,让河道重现水清岸绿。
被评为镇级“最差河道”的温河泾,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镇级河道,全长3.2公里。看着相机中曾记录下的温河泾昔日河貌,实在令人“难以入目”,河岸边杂草丛生,河面上漂浮着大量的生活垃圾,更离谱的是有许多碎砖块、木板之类的建筑垃圾为直接倾倒入河。为了还村民一个整洁的河道,朱泾镇水务站组织人力,对河中杂草、垃圾来了一次大扫除,并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河岸周围村民的教育引导,切莫随意往河中丢弃垃圾,还在村民屋宅附近增设了垃圾箱房,修筑了河岸围墙,防止河道再次“人为污染”。
被评为村级“最差河道”的秀州村腰浜江,长约800米,河水浑浊,有异味,排水不畅。带着一份“羞愧”,村干部也在第一时间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派出专业保洁人员对河道内的垃圾和水草进行了清理。“排毒”后的腰浜江现已焕然一新。
“坐不住”的还有牡丹村村干部。虽说村里的新村河没有被评为最差河道,但是村干部仍深入一线,与村民们坐在一条板凳上聊天,就河道的整治方案向村民问计问策。新村河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断头浜”,总长一公里,流经牡丹村的4个生产小组共计约160户村民。由于地处城乡接合部,出租户多,乱扔垃圾入河的现象时有发生。虽有专门的河道保洁员,但扔的速度远大于清理的速度,久而久之,河上的生活垃圾和漂浮物越来越多。再加上河水水流过缓,夏天水质容易发臭,影响了村民生活。
经过研究后,牡丹村党总支决定对新村河分东、西两段着手整治。首先将河水抽干,挖掘机清理河底污泥,再用水泥板砌成石岸。不到两个月,全长240多米的东段整治工程已经竣工。近日,新村河西段整治工程也将启动。
据统计,朱泾镇共有大小河道180条,其中镇级河道23条,村级河道157条。“最差河道评选是一种鞭策,让大家都重视起来,行动起来,把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美化起来,打造宜居、美丽朱泾。”该镇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