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时30分,他规规矩矩坐进教室,听海南医学院的老师讲第一课。
“机会太难得了。政府每年拿40万元,连续3年,要把陵水的村医都变成大学生。”胡茂椿说,“这次,44人通过成人高考,我63岁,是年龄最大的。”
“考前有把握吗?”
“有!考本科都可以。”胡茂椿一挺腰,很自信。“村医有实践、有理论,态度好、收费少,哪一点比‘高大上’的医生差?”胡茂椿说。
胡茂椿上大学,不光为自我提高,还为“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做准备。
“陵水推出‘签约’服务,今年推广到全县一半乡村卫生室。”陵水县卫生局副局长杨锋说,服务项目分“基础包”“初级包”“中档包”“尊享包”,享受上门巡诊、住院预约等服务。
“最担心的是,村医能力有限,承诺了,做不到。”杨锋说。全县126名村医,现有大专学历6人,必须尽快提高水平,坚持自愿签约,严格绩效考核,确保服务质量。
回到诊所,已是晚上。几个村民正在等着老胡。
“行医几十年,虽没出什么大事,但最怕医疗事故。”胡茂椿一边说,一边拿出碘酒,为砸伤脚的村民消毒。
2012年,陵水县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七统一、一共同”:统一机构设置、规划建设、人员、业务、药械、考核、财务,共同承担风险责任。
当年,胡茂椿受聘于镇卫生院,拿上基本工资,交了五项社保,变成了“公家人”。
马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