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贷款:通过“村长”找“行长”
浙江永康市花街镇方村是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各家各户以种植果树或养殖业为生。49岁的村民陈天根一直怀着一个“绿色农场梦”:十多亩地,鸡鸭成群,资源循环利用,废水零排放。然而,由于起步时资金不足,农场只有2亩地,300只鸡鸭。“规模上不去,品牌就起不来,销路也成问题。”陈天根也想过贷款,但不认识银行的人,手续也不知道怎么办,又没啥能担保的,碰了几次壁后便放弃了。
农行浙江省分行行长冯建龙说,陈天根的遭遇,是典型的农民需求与农村金融所面临的矛盾:一方面农民有大量的金融需求满足不了,另一方面,农村金融发展又面临“五难”,即可贷农户难选、放贷额度难定、贷款用途难管、管理成本难降、银行风险难控。
在长期服务“三农”的探索中,农行浙江省分行又发现村两委最适合成为农民与银行之间的桥梁。突出表现为村两委的“五个最”,即最了解村民的人品和信用,最能管控农村的物权,最希望村民致富,最能及时识别农户贷款风险,最能协助银行化解农户贷款风险。
正是基于对“五难”与“五最”的认识,农行浙江分行开始践行农村金融自治,即以客户自荐、担保自组、借款自助、用款自律、服务自助、守信自励等为模式,发挥村两委组织的纽带作用,努力打造一个自给自足、自律高效、风险可控、信用递增的和谐自治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浙江省第一个农村金融自治试点村就在永康,2013年农行永康支行在方村试点开展了农村金融自治模式:只要村里找5位联保的村民,再由村两委审核、公示,农行审核通过,就可以从农行贷到10万元以内的小额贷款,办理流程非常简便。
获知这个消息后,陈天根坐不住了,去年11月,他按照规定流程提交了申请,当月贷款就下来了。陈天根正打算用这笔钱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绿色养殖梦。
“除了利率低,这笔钱最大的优惠是,随借随还,不用不计息,这相当于兜里多了10万元钱。”方村村主任陈海峰说,日常村里会监督这个钱是否真正用于适当途径。目前村里69户已经获得贷款。
农行永康支行行长吕晓东介绍说,截至目前,永康已有89个金融自治村,小额贷款授信户数从59户扩大到2000多户,发放小额农贷2.7亿元。
●有人赖账,全体村民不答应
冯建龙说,农村金融发展,曾经历了“不想做”“不想真做”“想做做不了”三个阶段,目前通过农村金融自治模式,则进入“想做又能做”的阶段,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农村金融自治,关键是发挥好“自治”作用,即调动农民与村两委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按照规定,农户贷款要走“六自”流程,即“客户自荐”,有融资需求的农户向村两委报名,村两委择优向农行推荐;“担保自组”,农户选择村两委认可的自然人为保证人,同时村两委筹集风险补偿周转金提供担保;“借款自助”,贷款审批签约后,农户可通过农行电子渠道实现贷款自助,循环使用;“用款自律”,使用贷款时农户主动接受村两委的监督,强化自我约束;“服务自助”,借助惠农通机具,农民足不出村自助实现转账、消费、缴费、自助借还款、投资理财等金融需求;“守信自励”,将利率优惠、优先安排信用额度等政策与自治村的自治情况挂钩,促进自治村诚信风气。
台州临海市上盘镇是我国最大的西兰花种植基地。在上盘镇劳动村,正是当地西兰花收获季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货车正聚集这里,一片繁忙景象。由于农行贷款利率低、方便快捷,村民种植、收购西兰花所需的资金基本无忧。
“一户当老赖,全村不答应。”上盘西兰花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荣仙说,他们村所有农户都种植西兰花,曾经有个年轻人借了银行15万元,可能到期无力偿还,这消息马上被邻居知道了。不用银行自己说,村里家家户户都盯着他,实在不行帮他垫钱也要还上。周荣仙说,“因为一户人家的信用会影响到全村的信用等级,影响贷款额度和利率高低。”
“农民最讲信用,一旦发生信贷风险,村集体也最容易介入。”景宁县东坑镇深垟村是个少数民族山村,以毛竹、茶叶等为主,村支部书记孙伟平说,到目前为止,这个村3年内所放的所有贷款,没有一笔发生逾期。万一发生逾期,农户的毛竹、茶叶等很容易在村内部流通变现,对银行来说基本不存在风险。
●金融自治:多重效应树新风
据了解,金融自治方便了农户贷款,提升了社会诚信度,为农村带来多重杠杆效应,树起一股新风。
首先是打通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让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享受各项金融服务。农行台州分行行长金跃强说:“推行金融自治的过程,就是对广大农民的金融启蒙。以前很多农民存款都是放在自家床下的鞋盒子里,霉掉或者老鼠啃了都不知道,更不要说为了发展主动去银行贷款。”
为打造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体系,农行浙江省分行将行政村作为基础阵地,发挥村两委的纽带作用,以金穗惠农通自助服务平台为支撑,构建全覆盖、多功能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消费、缴费、转账汇款等金融服务。截至目前,惠农通共发放14402台,县以下行政村覆盖率为75.36%,剔除空心村,覆盖率为98.07%。
二是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完善。通过推广农村金融自治模式,探索构建村民自我约束和群众监督、自担风险和信用互助相结合的金融自治机制,有助于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实现农户、农村、农行多赢。
三是增加村两委的威信,有助于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冯建龙说,在推动农村金融自治过程中,农户在村内的人品、信用、个人能力、家庭和睦等无形资产,转化为可以融资的社会资本,有了这样的导向,农民更注重个人信用、邻里关系、村里要求等,有利于两委会的管理,有利于村里和谐稳定。 王俊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