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美德树正气,爱祖国爱家乡,激扬二次创业的正能量。4月13日,上海华源传统文化研究院在浦东新区惠南镇召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讨会,原20军副政委闫成贵、原上海海军基地苏荣、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宋渭澄等老将军和上海华源传统文化研究院等一批老干部参加研讨。上海华源传统文化研究院以老将军、老战士、老干部为主体,通过进街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形式,将广泛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巡回展活动。近期主要开展以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暨庆祝上海解放65周年为重点的巡回宣传展出活动。上海华源传统文化研究院院长姚龙兴回顾了近年来开展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列活动的情况。2011年以来,上海华源传统文化研究院发起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展、讲、演系列活动,展百位将军、部长、名家的爱国主义、传统美德书画作品,讲革命传统、雷锋故事,演爱国歌曲。活动先后在各街镇、村(居委)、学校、企业、社区等巡回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通讯员 陈志强
长宁区古北新区:推进国际社区居民自治“市民议事厅”多了“洋议事员”
占地约2平方公里,居住着来自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多名中外居民,其中境外人士占50%以上——作为上海最早规模化开发的高标准国际社区,古北新区素有“小小联合国”之称。在这样一个“小小联合国”,传统的社区管理手段显然无法满足中外居民差异化的不同需求。为此,荣华居委近年来逐渐建立起了一支中外居民自治队伍,结合古北市民议事厅的平台,充分挖掘和调动中外居民的“家园意识”,让他们积极为社区治理献言献策,投身社区大家园。
“王爱莲,居委会主任;Adam,澳大利亚人,洋啄木鸟;王煊溶,菲律宾籍,乐贤荟慈善组织牵头人;陈玲萍,居委会委员,蓝丝带互助工作室负责人;Jennifer/荷兰,法律志愿者;瑞克多/西班牙,贸易使者……”走进古北市民中心三楼的市民议事厅,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墙上这12幅市民议事员的照片和简介。其中6位中国国籍,6位境外人员:“这12位中外议事员,都在社区里有着自己所熟悉的交际圈,透过他们,既能了解并帮助解决一些居民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将社区的最新信息传递回去,一旦有需要,还能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居民志愿者。”荣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盛弘介绍。
要和“洋人”交朋友,并吸引他们参与社区工作,盛弘坦言最难的是“进门”:“在我们社区有‘三重门’,小区门、楼栋门和住家门。要去外国人家里,都要提前跟他们约好时间。不像传统的居委会人员上门,说去就去了。在外国人脑子里没有‘居委会’的概念,要让他们接受、认可你,首先要和他们成为朋友。一旦成了朋友,多数人还是比较乐意参加社区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