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谁家养的羊跑出来了,总有人帮忙赶回家去;谁家造房子了,总有人宣讲政策;谁家遇到困难了,总有人热心帮助;谁家和邻居有矛盾了,总有人从中调解……在南海村,活跃着一支10余人的关心村级事务的热心肠们,他们大都白发苍苍,但都精神矍铄;他们都赋闲在家,但都关心村里的各项工作;他们大都没有太高的文化,但都对村里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村庄的面貌发生了大变化,村民收入有了较大增长的同时,诉求也日益增多。村“两委”班子经过多次走访调研,并通过召开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各类座谈会、交流会,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有力地激励了这些“热心肠”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提高了矛盾调解、帮困助老等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辟场地、搭平台,后勤保障切实到位。活跃在村里的“热心肠”们因为没有固定的场地和讨论机制只能对了解到的矛盾和群众遇到的困难“单打独斗”。为此,村“两委”讨论后决定,辟出老年活动室的一间房屋作为活动场地,并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同时,在党员群众每日早晨读书看报聊时事的基础上增加议村级事务、话邻里和谐等内容,搭建一个参与村级事务讨论的平台。
合资源、勤走访,一手信息真实可靠。南海村着重梳理汇总了部分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的党员、群众骨干的基本信息,有效整合了一批由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职工和村里群众骨干组成的工作团队。在此基础上,将在党员家庭挂牌活动、文明户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也逐步纳入到这支队伍中来,将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团队中的骨干成员与逐步吸收到其中,壮大了力量,在更广的范围内汇集民智、形成共识。团队成员利用“接地气”的先天优势,经常早晚时间段到群众家里走访聊天,为村级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勤学习、通信息,价值引领坚定不移。帮助村里的邻居、美化家园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但是调解矛盾、答疑解惑都需要严格的专业知识加以支撑,只有这样,才能言之有理、处置有据,才能让群众信服和满意。同时,只有自身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坚定的立场,才能做到公道公正、不偏不倚。为此,村“两委”综合利用骨干座谈会、上级文件通报、党小组会、党员(代表)大会等多种时机加以培训,纯洁思想、普及知识;团队成员也定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统一思想和工作措施。村“两委”也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将问题处理的进展情况进行通报,进一步增强了村“两委”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增强了工作的向心力。
善挖掘、强宣传,多种奖励相得益彰。村“两委”坚持利用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团队会议,交流和探讨近期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总结提炼工作经验,发掘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和群众认可度高的典型人物;在党小组活动、“微型党课”等场合,鼓励党员和群众骨干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回顾近期的好人好事,用实际行动教育引导村民。年终,村“两委”将结合本年度团队成员的表现情况,在综合群众评价的基础上予以定级,给予适当的奖励,既增强了团队成员自身的荣誉感,也有效遏制了村级矛盾的发生。
【启示】
开展群众自治工作,关键是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培育一支关心村级事务、政治思想坚定、具有一定业务知识的核心和骨干,有效整合“热心肠”们,完善工作平台和工作机制,加强对“热心肠”工作的宣传培训,吸引更多的热心人参与到村级事务中来,有效形成“大家的事情大家看、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大家的事情大家管(监督)”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