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加拿大的国际安全社区认证中心的认证员劳拉教授。经过一天半的考察、认证后宣布,洋泾街道通过了由他主持的国际安全社区现场认证,即将加入全世界已超过300多个成员的国际安全社区大家庭中。(本报3月7日B6版)
近期,浦东的洋泾、潍坊等街道连续通过由世界卫生组织有关专家参加的国际安全社区的现场验收,笔者受邀参与了部分地点的验收工作,深感社区安全工作的困难性和迫切性,尤其是这些安全项目大多涉及老年人,残疾人,在校学生等社区生活中最需要安全保障的群体。
谈及社区建设,人们往往看重的是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特别是学校、医院、购物等方面,而除了这些生活的“必需品”外,社区安全也应该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到一个桌角,大到防火设备,都与居民生活安全和健康息息相关。我们看到了其中有项目已经卓有成效,比如潍坊社区开展的竹园中学“红帽子”校门伤害预防项目,通过与交警大队和红帽子志愿者的服务增强了学生安全意识,使校门口的交通秩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12年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家长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普遍提高;有些项目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比如洋泾街道的社区劳务工伤害预防项目,有些项目与社区的为老服务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比如许多社区都在开展的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项目。从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安全社区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惠民的系统工程,其涉及到公安、交通、消防、城管、卫生服务、教育机构等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做好实为不易。
我们的社区生活不仅是便捷的,更应该是健康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