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社区·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3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区里的健康守望者
  供稿

  春节刚过,金山区张堰镇社区卫生院的医生应龙南就又骑着电瓶车、背上医药箱前往他所负责的居民区,为居民们开展健康讲座、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诊疗服务。

  在春节前,正好到了退休年龄的应龙南被评为上海市首届“十佳家庭医生”。“这算一个新起点吧,我愿意为居民们继续服务。”应龙南说,“在这里工作了40多个年头,舍不得。”到了退休年龄后很多地方给应龙南开出了比现在高好几倍的待遇,但这里有他熟悉的同事和居民,只要居民们需要他,只要自己还干得动,他就不走。

  6年来,应龙南和他的团队为一村、一居、一企7000多居民提供日常的公共卫生服务。由于服务人数众多,应龙南就和自己的团队挨家挨户上门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筛选出需要重点走访的居民名单。比如,仅富民居民区他们就筛选出需要进行重点服务的60多名老人、伤残军人等,每个月定期上门服务。年过八旬的潘明宝老人住在富民新村29号,提起应龙南,她总会竖起大拇指。潘明宝说,自己的子女都住在朱泾,前两年老伴汪木根在世时,由于患有高血压和慢性支气管炎,应医生每次上门帮忙量血压、测血糖时,都会帮忙代配药。汪木根去世后,应龙南仍然定期上门为潘明宝进行健康指导。

  “我曾经得到过居民们最丰厚的褒奖。”应龙南说,从首次上门时居民们异样的眼光看待“家庭医生”,到时间长了见不到居民们就会问“应医生去哪里了”,自己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认可,这是他最幸福的事。2011年7月份,应龙南在一次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的途中,中暑摔倒在路边,导致“锁骨骨折、硬脑膜下出血”而在重症监护室住院达半个多月。出院后,刚到自己居住的富民新村,就有居民奔走相告:“应医生出院了……应医生出院了”。居民方惠莉见到应龙南的头发很长了,就悄悄找了一名志愿者带着工具到应龙南家中为他免费理了一次发……

  每天上班除了正常的坐诊,应龙南和他的团队还要忙着为签约的居民们进行健康干预,甚至连周末休息的时间都要上门为居民们服务,但是正如应龙南所说:“国家大力支持社区卫生的发展,老百姓健康又离不开。工作环境好了、发展劲头足了,我们肩上有重任,前进有动力,没有理由不好好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娱乐现场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社会民生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禁毒
   第B08版:社区·副刊
社区医生遇冷 居民不爱“私人定制”
今年新开工百个集聚类新型农村社区
169个社区4月起全部配民警
声音
社区里的健康守望者
百姓健身服务站 走进社区送服务
巾帼岗上爱老情
东方城乡报社区·关注B02社区里的健康守望者 2014-03-14 2 2014年03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