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宋医生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学系,同年,分配到家乡书院卫生院当起了内科医师。自此,宋医生40年如一日,以“读懂生命”为信条,根植于乡村,并结合农村实践,不断悉心钻研医学知识,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在八十年代中期,他的论文《关于成功抢救3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体会》,《ATP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总结》等多篇医学论文在省市或国家级医学杂志上发表,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乡村医生。
80年代末,农村医疗条件还相当差,宋医生遇到了一位喝了大量农药想要自杀的病人,在当时的那种医疗条件下,只有对病人注射阿托品才有可能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但按当时的教材理论知识,对农药中毒的病人,一次只能使用5毫克左右的阿托品,然而按当时病人的身体情况,只注射5毫克的阿托品是不行的,宋医生根据本人所掌握的临床经验,果断的一次性给病人注射了超额的50毫克阿托品,使病人重获新生,转危为安,继续正常生活了20多年。现在的宋医生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阿托品来攻克缓慢性心率失常的治疗方法。
宋医生几十年如一日与家乡病患者结下了深深的良缘,即使在“跳槽”盛行的年代,他依然选择了留在乡村,为百姓服务。他白天诊治病人,晚上看书学习。为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宋医生还借助于《今日书院》刊物,镇老年学校等阵地与平台,宣传卫生保健知识,2年多来,共发表文章20余篇,尽力铸造自我的完美晚景。如今,小区里哪家有点小毛小病,家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宋医生前来看一看。宋医生非常自信地说:“自己当医生40年,对小区里的病人身体和家庭状况都很熟悉了,只要病人需要我,随叫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