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三农参考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8月14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乡统筹应双向解放生产力
  □徐恒杰

  如果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先后两次大规模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的话,现在则可以说到了解放城市生产力以深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时期了。

  当前,引导“三农”事业在良性的城乡互动中,既巩固好全局发展的基础又符合广大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从而推进现代化进程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是“三农”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多年来农村资源要素在不断流失,农村的土地、人才甚至资金等要素更多地配置到城市里,农村房屋资源闲置现象严重,农村文化出现虚无化、边缘化趋势。这与中央多年来坚持倡导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对“三农”“多予少取放活”的城乡统筹政策取向是相悖的。

  其实,人才的单向流动与土地的单向流动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将可用土地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同时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为城市建设和工业化所用,但当城市和工业建设需要时,农用地或集体建设用地可以被征占。另外,《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这样就使城乡两块地盘壁垒分明的情况下,农村发展的基础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

  尽管在我国现代化起步阶段实行城乡二元体制、把建设资源集中在城市有其必然性,但现阶段农村为我国城市建设和二、三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由于社会制度和市场制度“筛选”剩下的农业劳动力,主要是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整体知识素养处于较低水平,难以适应新技术的推广,已经很难承担发展现代农业的历史使命。这正是中央今年一号文件,特别强调要“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原因。显然,推进改革扭转农村人才、人力资源单向流向城市的趋向,形成城乡人才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已经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现实的需要。

  前不久,中央19部门颁布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提出,探索在农村社区设置社会工作岗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逐步实现每个农村社区至少配备一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目标。类似这样的思路需要更多地整合,这样的方向无疑大有可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城镇建设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广告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三农生活
   第B06版:市场资讯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我国农村全科医生缺口巨大
城乡统筹应双向解放生产力
加强农村人才培训 提高农民就业技能
东方城乡报三农参考周刊B01城乡统筹应双向解放生产力 2012-08-14 2 2012年08月14日 星期二